希望的原理
2021年10月16日—2022年2月27日
中间美术馆,北京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
总策划:卢迎华、罗小茗
策展团队:黄文珑、梁丑娃、印帅、张理耕、周博雅、朱思宇
北京中间美术馆在经历了一个长夏的闭馆维修之后,在金秋迎来了新展“希望的原理”。这是一个思考、想象、召唤和争得“未来”的展览。通过展示来自中国与国际艺术家、文化创作者们的实践,我们将未来作为一个充满潜能的空间,召唤能动的个体,以展望未来的勇气和热忱面对当下。
曾几何时,“未来”因过于明确而疏于讨论。然而,事情很快发生了变化。社会革命的受挫,乌托邦的失信于人,现代技术的强势介入,令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的资本力量的持续高调,都是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现实的催逼并未改变,甚至于变本加厉。理想的未来,却在此过程中,变得面目不清。更为吊诡的是,事关未来的争议,并未由此发生。充斥于周遭的“未来”,不过是“一团应付现实、甘于苟且的算计”,而非为创造一个真正有所不同的新世界所启动的思想与实践。
一时一地的计算,也许能带来生活的便利,却无法保持心灵的充盈。在所有的“一时之间”,人们难以看到其他对于未来的看法,也难以形成其他的表述。即使主动应对当下的困境所带来的限制,一种缴械投降的意愿仍弥漫于四周。这是因为,倘若不从根本上去把握现有秩序与未来的关系,所有的应付与计算,都不过是打捞出历史的稍许浮沫,实则顺从于既有结构的筋骨,甚至于进一步强化之,将所有人的未来掠夺殆尽。
为了开始在最深的意义上对自己负责,我们需要重建我们自己与未来的关系,创造具有高度争议性的未来,取代被科技、资本与政治彻底束缚的单一图景,使之成为解放想象力和行动力的起点。相信作为变革推动者的自己,而非被动地承受,将未来拱手于一切过往与当下的强权,这既是现代人类社会的基本命题,也是现代以来的中国使命。
“希望的原理”这一展览题目来自二战后德国出版的哲学巨著《希望的原理》一书。作者恩斯特·布洛赫在1930 年代后半期德国的共产主义运动遭到了纳粹镇压之后,逃到美国,并开始着手写作《希望的原理》。他之所以思考“未来的哲学”,正是因为他的国家和他自己都正处于没有“未来”的状况之下。对作者而言,乌托邦不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而是可以激发变革的现代表达。布洛赫相信过去与未来中饱含可被开发的潜质。从过去获得的遗产不是一种固定的传统,而是未被释放出的可提供希望的内容。
“希望的原理”这个展览带着自我反思的视角,回应政治话语、科技意识形态、资本力量和陈腐的现实对未来想象的劫持和对理想主义的囚禁。“希望的原理”着力于拓展希望的重重光谱,唤起人直面现实的勇气,确立起坚持不懈地学习希望的自觉。我们应该更自由地想象未来生活世界的形式和内容的能动性,展示人在其中的位置,更积极地展望变革。将对未来的想象作为一种载体,促成新共识的形成。唯有自觉地致力于创造新世界的想象,全力地落实这些想象,并保持长距离的行动意识,以挫折和失败为底色来构想变革的计划,才能源源不断地焕发出不拘一格的活力。
自2017年以来,中间美术馆一直在发展两条并行的工作线索。一条是从当下的立足点回望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带着深入艺术现场实践所产生的经验、问题意识与困惑,去理清艺术现象背后的历史动因,以形成更贴切地描述中国当代艺术脉络的叙述方式与理论视野。另一条从未间断过的线索是把握今时今日重要的议题,以展览和学术研讨等方式去触碰这些议题,介入讨论。美术馆作为一个激发讨论和思考的公共领域的职能,通过这些项目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当代艺术机构作为当代文化参与者所应肩负的责任。
从“自我批评”“想象·主流价值”“快乐的人们”“忍不住转身”等展览,“中国作为问题”系列讲座和出版,到“希望的原理”,这些项目所提出的议题都是来自现实世界的刺激。它们互相关联,同时勾连多条线索。尽管议题和角度不一,但其中的根本关涉是一致的:我们要更深刻地切入到我们的现实与生存境遇之中,严守异议与争辩的空间。种种复杂的关系与状况既是我们的挑战,也是我们的资源。所有伟大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都同时包含深刻的道德性和政治性,包括对更为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憧憬,自然也包含了对现实生活的强有力的批判。展览与机构实践也应该具有同样的精神高度。广义的政治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影响到我们对存在意义的最深层次的思考,也是构成这种思考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这种更为宽泛的政治,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机构的实践是无法回避,也决不应该回避的。而直面这种政治,也应该是以艺术和艺术机构的态度和方式去展开。这就是我们这些展览所力图去达到的目标。
本次展览由中间美术馆的馆长、艺术史家卢迎华和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系主任、文化研究学者罗小茗担任总策划,由中间美术馆的研究与策展团队成员黄文珑、周博雅、朱思宇与馆外的特邀年轻策展人梁丑娃、印帅、张理耕合作策展。工作团队既从展览的主题出发去搜索相关的作品,也通过作品的发现来推进主题的深化。四组策展人分别从被边缘化的未来图景(印帅)、“未来”概念与人的能动性(黄文珑,朱思宇)、面向数据治理的生存战略(张理耕)和科技与人类情感(梁丑娃,周博雅)这四个角度展开讨论。通过这个展览,我们希望培养自己与同仁们一种直面人生与世界的勇气,有所担当,追求对生命意义更内在和更根本的答案。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保持人的精神的独立,拓展人的存在的丰富可能,不被特定的现实随意操弄,在看似的绝境中练习希望,在孜孜不倦中开辟另一个世界。
弗朗西斯·埃利斯、阿拉姆·巴托尔与娜嘉·布滕多夫、艾瑞克·贝特伦、陈呈毓、陈涓隐、卡雷尔·恰佩克、卡罗玛·雅康吉·戴欧纳、大同大张、彼得·多鲍伊、方天宇、劳伦斯·阿布·哈姆丹、诺玛·珍妮、保琳·尤利尔与尼古拉斯·查普利埃、波普·L、雷磊、黎家齐、冯可慧、麦影彤二、佩德罗·内维斯·马尔库斯、孟京辉、娜布其、菲尔·帕蒂里斯、加布里埃尔·特耶多、幸福配方栏目组、王西彦、Xper.Xr、好好先生、利亚姆·扬、袁广鸣、张哲熙、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