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来,持续通过展览和出版项目呈现对于赵文量、杨雨澍两位艺术家作品和文献研究的成果。截至目前举办的“大自然的安抚”“月之边缘”“藏画的信封”和“夜路”4个展览,尝试从多个切面展示赵文量和杨雨澍在20世纪50-80年代以风景写生为主的绘画实践。在近期对两位先生的作品进行整理时,赵文量1980年至1982年画母亲的一组钢笔速写在不期然间映入眼帘,从而显露了一条对他作品研究的新线索。在从这一视角观看和重访赵文量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本次展览将是对于赵文量艺术研究的一次必要的补充。
展览囊括赵文量从1960年代回家乡抚顺的风景写生、1970年代思乡的画作、1980年至1985年于母亲病中创作的作品,及1985年后直至2015年的静物绘画。除作品外,展览还节选了赵文量对作品的自述、1981年和1984年的部分日记、我们于2023年6月对杨雨澍的采访,来展现赵文量在整个创作生涯中对于“母亲”和“家”的思考。展览共4个月,每两个月为一个单元,在保持展览主线作品的基础上,上下单元会更换部分作品,以更加全面的呈现赵文量关于“母亲”创作的完整面貌,并增强作品之间新的对话。
1980年2月,赵文量年近九旬的母亲因血栓导致左腿高位截肢瘫痪在床,吃喝大小便,包括翻身,都要赵文量帮忙。自此,他不间断地照料母亲6年,与外界的交流变少,只能抽空在家中创作。1985年12月,母亲去世,赵文量自己也因长期的辛苦病倒。1986年5月,他和杨雨澍去青岛写生并疗养。我们以1980年至1985年这一时间段为基准,整理出40幅赵文量的现存作品,其中以病中母亲为主题的绘画有23幅,包括16张速写、7张油画;记录自己心理状态的表现性作品和静物写生有14幅,赵文量题写于作品背面的文字和他的自述,都显示出它们多与母亲病情的反复有关;另外还有1张自画像和2张杨雨澍的画像。将赵文量这6年的创作摆在一起,它们呈现出与“文革”期间在严酷社会环境下坚持写生以外的另一面向。这些和母亲、家庭有关的主题创作在其他时期是否也有所衔接,或是早有铺垫?
通过梳理赵文量的早期作品,我们注意到,早在1967、68年,赵文量就画有《母归》和《睡》。1975年,他在《红天》等作品背后写到自己回抚顺服侍母亲42天,记录往返母亲和妻子家路上的风景40幅、人像3幅、速写1本;回京后,他为自己北戴河的风景写生起名为“想家中,杨雨澍也在海边”;同年,他将79岁的母亲接到北京照顾的当天画下《兰妈》。回老家后,“大概是1977年,我特别怀念她,就画了《母归》这个题材。”赵文量基于对北海后门和郭沫若旧居综合的一种印象,将“母归”这一图像在1967年,1976年,1977年,2002年和2014年重复刻画了五次。母亲小小的身影消失又出现在不同时期的画面中,周围的环境在后期作品的画面里逐渐模糊。赵文量不只一次重复过自己之前画过的内容,而且他还会对同一主题反复地刻画。只是在手法和语言上有所变化,表现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代表作之一《彼岸》,就是将《大港通向大海》和《神鸟》两幅作品结合而来,并有多个版本。1977年,和母亲在唐山大地震逃生归来后,他画了开裂一角的房屋墙壁,一大一小两个小人站在月色中抬头看天,起名为《思乡曲》;2001年他重做此画。后来2001年版本由于家中暖气漏水,作品被水泡毁。2015年,在赵文量78岁高龄时,他第三次重作了《思乡曲》。而买给病中母亲吃的哈密瓜和西瓜,也被赵文量在1984年、2005年、2008年、2015年近乎执拗的反复刻画。
赵文量关于“母亲”的绘画提示我们关于面对意外或死亡的态度。经历疫情一役之后,它们都不再遥远。赵文量自嘲自己“痴儿、无知、愚孝”。我们如何想象他一边送作品参加展览、接受采访,一边不分昼夜为母亲翻身、擦脸、喂饭、录音,又如何想象他在卧室里反复为母亲作肖像时的内心感受?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赵文量的视线和母亲一样被限制在了斗室里,以画笔一次又一次的从肉体接近母亲的内心,反映临终病人的日常。这些作品也映照出他对于创作的看法:艺术应当是艺术家的“心电图”,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在这个层面上,绘画的确成为了赵文量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本身更是他艺术的一部分,相互坚守。画笔是他的一个器官,如同吃饭喝水,是无比自然的表达,围绕现实中的苦难和深刻认知展开。这些情感浓郁真挚的画作有着穿透时空的感染力。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面对它们的时候,赵文量对母亲的深深眷恋仍迎面扑来:“教我如何不想她?“
关于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
由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专项基金赞助的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成立于2019年12月17日,并由中间艺术基金会授权委托中间美术馆组织成立“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学术委员会,负责赵文量、杨雨澍作品与文献的建档、梳理、研究、展览、出版和组织相关学术活动等事项。该专项基金以及艺术中心的成立,预示着对赵文量、杨雨澍两位先生一生的艺术创作和思想的系统性整理与研究的开始,而启动这个研究也将对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书写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展艺术家
赵文量(1937-2019)
艺术家赵文量生于哈尔滨。1956年报考央美时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大树麦田》,但因评价当时绘画“千篇一律”而落榜。次年进入北京熙化美术补习学校正式开始学习油画,1959年与杨雨澍相识,并逐渐结识后来成为“无名画会”中坚力量的张达安、石振宇等人,常常相约一同绘画。在多地创作受阻后开始外出至玉渊潭公园等地写生,此即“玉渊潭画派”的起点,1979年为办展而更名为“无名画会”。之后的六年里赵文量一直照顾母亲,在母亲离世后近20年中多次远游写生。终其一生,赵文量一直坚持创作,以艺术为志业,直至2019年因病离世。
策展人
那荣锟(1996)
那荣锟,本硕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关注社会中被忽视、遗忘的碎片,现任中间美术馆策展助理。
展览信息
展览日期
2023年7月16日-11月17日
开放时间
每周六、日10:00-18:00
展出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中间艺术基金会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
门票
免票入场
请于每周五17:00前,扫描二维码填写信息,以预约次日观展。
语言
中文,英文
无障碍设施
本场馆1层提供无障碍入场通道,如有需要请提前电话预约。联系电话:(010)62730230
展览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