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展预告|夜路——张伟眼中的赵文量与杨雨澍

 

夜路——

张伟眼中的赵文量与杨雨澍

策展人:张伟

 

展览时间:2023年2月24日-5月30日(需扫描二维码预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中间艺术基金会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

 

1973年,初学画画的张伟在北京的公园里写生时结识了杨雨澍。此后,他便常常与赵文量和杨雨澍等画家在工作之余到北京的市郊写生,与两位师长结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一起远离城市、避开政治的喧嚣,在宽厚包容的山林湖水间创作。在极端年代中,他们将个人的心境和主张充分地融合在绘画的形式与内容之中,寻得内心的释放,使这些作品具有内在的张力。艺术创作和交往成为他们在非正常的社会环境中保存个人与自由的精神港湾,他们也因此形成了一个松散的团体,后来称为无名画会。事隔半个世纪之后,受赵文量与杨雨澍艺术中心的邀请,张伟再次接近赵文量和杨雨澍的作品,借此回溯那段他们共同经历的创作时光。

 

赵文量和杨雨澍的创作专注于近距离地描画风景、静物和身边的朋友,多用概括的表象性笔触去表现他们感知的形象。在翻看作品的过程中,张伟选择他认为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里较少被注意,但与他自己的艺术兴趣关联密切的部分,尤其关注其中颜色的用法、笔触、线条的变化等画面的形式特征。在本次展览里,他选择了两位艺术家的17幅作品展出,其中有14幅为赵文量所作,3幅为杨雨澍所作。

 

什么地方不记得了,赵文量,纸本油画,年代不详,19×15.7厘米

 

无题,赵文量,报纸上油画,1977年左右,28.5×24.5厘米

 

张伟所选出的赵文量画作多被包裹在未标清分类和题目的报纸和包装盒中,很难辨识具体的场所对象,取而代之的是颜色和笔法为观者所带来的联觉体验。其中有画在1977年10月12日报纸上的夜空、正面是十三陵写生而背面另画的一张草稿和题字、纸板上画过一半又刮掉的北戴河、意象中的山、甚至于赵文量自己标注为:“什么地方不记得了”的夜路。这些笔触平薄率意、材料多样、令观者难以辨认方向和主题、带有一定留白和未完成感的涂抹画作和目前所见到的作品相较而言,似乎更像是赵文量在大量写生作品中的探索性尝试,有时候杨雨澍也会将这些作品戏称为“莫名其妙”。

 

北戴河沙滩,杨雨澍,纸本油画,

1976年,27×20厘米

 

杨雨澍的展出作品包括一张旧作和两张近作。在1976年的《北戴河沙滩》中,海和湿润的沙滩由刮刀刮蹭出简单的形态,深蓝与棕两种颜色的面积和边缘明显经过细致考究。光影和空间被更加纯粹的形式美感取代。张伟还特地将这件作品等比放大7倍,与原作并置展出,丰富写意的笔触在放大到1.85米宽的复制作上变得极具感染力。放大后的图像更凸显了艺术家画面中用笔和用色的质感。原作则采用胡桃木加亚麻布的方式悬空装裱,在材质和颜色上最大程度地突出作品本身。杨雨澍的新作相较于过去的作品显得更加老道,色彩也更加艳丽、光亮。作于2020年的《皇宫》,故宫神武门的正面作为主体充斥了整个画面,粉色、绿色、湖蓝、大红等原色亮色被大胆使用;《十三陵写生》中十三陵的琉璃瓦则变为一种饱和而不刺眼的黄,与蓝天、绿树、紫墙形成微妙和谐的堆叠。松动的色块和留白令他的作品形成一种带有空气质感的间隙,使画面有种介于立体和平面之间的错觉,散发出他所追求的“清气、正气、灵气”。

 

富士山画稿,赵文量,纸本油画,

1970年代,21.5×15.3厘米

 

从张伟所选取的这组作品中,我们能够强烈感受到两位艺术家在小巧纸板上对于颜色和线条的掌控。这些画面“模糊”的写生不仅与1970年代初中期他们所身处的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主导的艺术潮流迥异,也与他们自己那些看起来较为“清晰”的写生作品有所不同,留白与空隙超越了物象视觉的真实而追求感觉的真实,这也是张伟选择展出它们的原因——他自己的创作即受到过此种影响。同为亲历者,赵文量和杨雨澍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中坚持写生,这一坚定的立场和信念使其画面上蕴含了更多一层内容:即与自然、自我和社会环境的精神对话。张伟看到二人作品中的抽象性,放大原作,将隐含在现实内容和笔法技巧中的精神性元素作为重点,以期观者认识到艺术家的立体面貌,激发更多针对作品本身的讨论。在张伟看来,正是这些含有个人习惯的绘画动作所留下的主观性笔触,使得赵文量和杨雨澍的绘画语言显得尤为独特。

 

十三陵写生,赵文量,1968年,纸本油画,28.5×24.5厘米

 

多年来,杨雨澍总会反复取同一题材进行创作,如对“宫殿”这一主题,他️采取不同构图、不同颜色和边缘处理的方式。选取明亮的橘黄、浓郁的棕或是大面积的粉色,用刮蹭、堆叠和平涂的手法在纸面上涂抹。在这些跨越时间的同题材作品里,他不断尝试着逐步解决自己关于颜色、造型、感受等非常具体的问题。而展出的赵文量作品亦有7幅都描绘了夜晚的场景,我们总会看到深蓝色中闪烁着一盏灯光,或是一轮月色。据张伟回忆,这看似轻松的一小抹光晕是赵文量在一张画中最为重视的部分,他可能会反复修改,在边缘处耗费大量的精力,且不让人打扰。在一张紫灰色的草稿上,赵文量曾写下对自己当天创作的评语:“画很死,牛与人成了巨大物,但情调还可看。”这些无人知晓、自己与自己的搏斗每天发生在他们的笔下,评判人就是他们自己,无人参考。不论外界如何变化,赵文量和杨雨澍保持着对自我感觉的忠诚,走在自己的“夜路”上;他们选择了无尽的自由,将自己的生命经验化为作品,也成为人生的一处处标记。这自由的“夜路”必定是一条充满孤独、彷徨和探索的路,巨大的夜幕遮在眼前始终带着未知;正如杨雨澍所言,“夜路,不需要唱歌。” 无所畏惧地往前走,才是行夜路的正确方法。他们的思绪和行动像一股潜流,不断越过遮于前方各个方向的碎石瓦砾,向远方闪烁的微光缓缓前行。以本次展出的作品为切片,我们得以回望二人行至那一时间点的所思所想。夜已逝,华灯初上,而夜路不问归途。

 

文:那荣锟,中间美术馆研究与策展部策展助理

注:本文的撰写在张伟与卢迎华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感谢两位老师的耐心相助。

 

2023年2月

 

预约方式

 

1、展厅开放时间为2023年2月24日-5月30日每周六、日。请于每周五17:00前,扫描二维码填写信息,以预约次日观展。

 

2、不符合规则的预约视为无效。

 

预约表

 

艺术家

 

赵文量(1937-2019)

艺术家赵文量生于哈尔滨。1956年报考央美时创作了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大树麦田》,但因评价当时绘画“千篇一律”而落榜。次年进入北京熙化美术补习学校正式开始学习油画,1959年与杨雨澍相识,并逐渐结识后来成为“无名画会”中坚力量的张达安、石振宇等人,常常相约一同绘画。在多地创作受阻后开始外出至玉渊潭公园等地写生,此即“玉渊潭画派”的起点,1979年为办展而更名为“无名画会”。之后的六年里赵文量一直照顾母亲,在母亲离世后近20年中多次远游写生。终其一生,赵文量一直坚持创作,以艺术为志业,直至2019年因病离世。

 

杨雨澍(1944)

 

艺术家杨雨澍生于北京,自小对绘画感兴趣,但因出身问题屡次被艺术学院拒之门外。1959年在北京熙化美术补习学校结识赵文量,并于1962年成为其第一个学生,开始了两人长达一生的友谊。1966年的“红八月”和“破四旧”等运动更加坚定了他持续创作的想法,参与组织了“无名画会”在1979年和1981年举办的两次公开展览,并于1980年代在友人家中举办多次非公开展览。1986年短暂的工作经历后,一直出游各地写生。

 

策展人

 

张伟(1952)

 

张伟,1952年出生于北京,68年至71年在山西插队,回北京后成为文革中比较活跃的地下艺术团体 “无名画会” 的成员之一。80年代中期至2005年居住美国纽约市,其后至今居住在北京。以画画儿为生,别无它长。

 

海报设计:姚艺廷 / 刘靖文

翻译:席宁忆 / Sohee Kim

排版:朱雅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