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实践 | Yishu写作者修行之路 系列采访 #8

在展览“从艺术到Yishu,从Yishu到艺术”(2020.12.19-2021.05.09)的展期内,我们采访了共十多位为《Yishu国际典藏版》长期撰稿的写作者和编辑。他们中既有资深的双年展策展人,也有艺术史家和活跃的评论家。我们将不定期推送这些采访,期望读者能从他们的写作修行之路中汲取灵感和能量。


于渺

于渺是一位居住在北京的艺术史学者和策展人,专注于展览史和亚洲当代艺术的研究。她的研究发表Afterall展览史丛书最新出版的《不合作的共存:2000年上海当代艺术展览史》一书中。于渺最近策划的展览和研讨会包括2020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艺术季的“从海参崴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写真伦理:中非影集”和“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作为《YISHU典藏国际版》[1] 的特约编辑,她曾主编《Atlas of Archives: Historical Imaginations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等英文特刊。她基于艺术史研究创作的散文录像《潘玉良:沉默的旅程》在时代柏林艺术中心、巴黎Villa Vassilieff、广东时代美术馆、香港亚洲协会、深圳博物馆和江苏省美术馆等机构展出。于渺于2018年获得YISHU当代艺术批评奖,于2017年获得泰特美术馆亚洲研究奖金,于2015年获得CCAA当代艺术批评奖。近年来,于渺担任了包括Hyundai Blue Prize青年策展奖、Art021x保时捷青年艺术奖和青年艺术100在内的多个艺术奖项的评委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编委委员。她曾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中国美术学院IMFA项目、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授展览史和策展研究等课程,也曾在北京大学、加州艺术学院、荷兰莱顿大学、米兰Pirelli HangarBicocca基金会美术馆、巴黎瓦西里耶夫公馆做学术讲座。

1. 你和《Yishu》的故事是什么?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为《Yishu》写作的?

我与《Yishu》结缘较早,它一直伴随我大学期间的成长。2002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艺术史系读书的时候, Chinese-art.com网站是我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最便捷的渠道。正是在浏览网站的过程中,我开始建立起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最初的认知和想像。2003年,我们大学的图书馆开始订阅《Yishu》。那时候的《Yishu》创刊不到一年,细长的开本很有尊严地与《Frieze》和《Flash Art》等西方老牌艺术杂志并排放在一起,毫不逊色,更有一种蓬勃而朴素的力量。当时,《Yishu》的作者都是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进程的参与者和缔造者,每个人对于艺术现场都具有卷入式的观察。他们的写作风格介于学术写作和艺术批评之间,既有着细致的学理分析也有着独特的个体声音。写作者们能够深入到一个展览和艺术实践的深处,探索其发展轨迹,这些工作让还是学生的我对这本刊物我充满了仰视之情。之后的一些年,我和《Yishu》经常不期而遇。在美国亚洲研究学会的年会中,往往一进书展的大门就看到《Yishu》的展位。2004年在巫鸿老师策划的展览“过去与未来之间:来自中国的摄影和录像艺术”的开幕式上,《美国艺术》的主编Richard Vine送给我一本刊物并且大力推荐。本以为他给我的一定是《美国艺术》,结果定睛一看竟是《Yishu》!

作为最直接、最全面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英文媒体,《Yishu》一直是我的一个重要的学习资源 。我和它建立起一种富有学术性的亲密关系。

 

2. 你在《Yishu》中发表过几篇文章?主要写作的内容是什么?

我和《Yishu》的合作主要是研究性长文和特刊的策划。这种结构性的合作给我带来深远的影响。2014年,我在OCAT西安馆策划了当代艺术和乡村实践的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转化成研究文章和系列对谈发表在2015年3/4月号刊上,那也是在英语学界首次介绍靳勒老师在石节子村美术馆的工作。2016年我开始关注中国大陆和港台艺术家利用档案重塑历史的艺术实践。华睿思(Keith Wallace)邀请我围绕这一主题为《Yishu》编辑一期特刊,准备和采访工作历时一年多,最终“档案星丛”(Atlas of Archives)特刊于2017年3/4号发布,积聚了蔡影茜、董冰峰、由宓、富源、李佳、杨天歌、武漠等优秀写作者,内容包括关于李继忠、王拓、刘鼎、陈哲、Royce Ng等艺术家基于档案的创作实践,也包括福冈亚洲美术馆、长征计划、亚洲文献库、泰康空间等多个机构的档案实践。2018年,我写了一篇研究长文《西行者:写生、游牧与腹地暗喻之间的地理想像》梳理了从四十年代至今中国艺术家奔赴中国西北边疆的创作实践,这篇文章的英文版在《Yishu》上发表,也令我获得了2018年Yishu当代艺术写作奖。《Yishu》的出品人简秀枝社长也热情地邀请我在多个场合讲座。这些都让我备受鼓舞。作为一个复合性平台,《Yishu》给我带来的机遇和发展不仅仅限于刊物本身。

 

3. 你为什么会选择《Yishu》平台?你觉得《Yishu》杂志的特点是什么?它有哪些特质是不同于其他杂志的?

正像我刚才所说,我选择《Yishu》因为我与这本刊物在学生时代就结缘,也因为《Yishu》是一个不断生长中的大家庭,而我逐渐成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这二十年间,《Yishu》的作者群发生了很大变化。创刊初期能够用英文直接写作的中国写作者凤毛麟角。而近年来,可以直接用英文写作和表达观点的中国写作者不断增加,这是最为可喜的变化。更为可喜的是这么多年来,《Yishu》一直在维护写作者的社群感。在香港巴塞尔,《Yishu》的展位就像一个聚客厅,每次经过都能碰见很多老朋友。这种社群感和其间的同行切磋也让我持续与《Yishu》合作。

 

4. 跟《Yishu》杂志编辑部合作沟通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在与主编华睿思的合作沟通中,我经常被他极大的耐心所感动。他无论对作者还是对文章都有一双犀利的慧眼,也有很多悉心的照料。其实编辑工作的很多面向和策展工作很像,编辑们巨大的工作量往往相对隐性,而他们的工作却是那么重要。像华睿思这样的艺术编辑才是艺术行业里最可爱的人。

 

5. 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你最近在研究什么?

我的一个研究面向围绕亚洲的展览史展开。七十年代出现的以“亚洲”冠名的大型艺术展直到九十年代出现的亚太三年展、台北双年展、光州双年展和上海双年展都在强调某种亚洲观,这些展览史中的亚洲观与思想史中的亚洲观并不完全兼容。这些展览中的艺术家在各种亚洲历史叙事和观念之间导航自己的工作,处理并不均质的去殖民进程、冷战遗产等等。这些都很有趣,也有很多问题。我的阶段性的研究刚刚在《不合作的共存:2000年上海艺术展览》一书中发表,也即将在米兰倍耐力HangarBicocca基金会美术馆做相关讲座。最近还在《画刊》主编一期关于展览史的研究特刊,和侯瀚如老师一起梳理了他和小汉斯于1997年至2000年在全球七个城市巡回的展览“运动中的城市”,其中呈现一种别样的亚洲观。我近期的另一个研究系列是关于中国东北,具体一点说是关于东北亚的近现代殖民历史、地缘政治以及这块土地上后殖民与后社会主义情境的纠缠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相关写作会在今年年底开幕的亚太三年展中推出。同时我还关注围绕边疆、地缘政治和环境危机的艺术创作,比如去年在2020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上策划的两个艺术家个展。2021年下半年我将策划三档展览来继续展开这方面的研究, 包括2021年OCAT双年展。另外我希望把自己的研究转化成教学,近期我在中国美院、中央美院、西安美院和加州艺术学院教的几门研究生课都是期冀在教学中推进研究。

 

6. 2002年《Yishu》创刊号向当时的有影响力的艺术实践者提了一系列问题。借第100期出版之际,我们想把这些问题提给你:你怎样看待中国艺术文化现状?中国的艺术和文化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国的艺术和文化对你来说是什么?“中国”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不认同用民族本质主义的方式理解中国。过去几年间我最关注的艺术家都是用国际流动的视角来重新观察中国地方,重新建立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联系。他们的工作把作为文化概念的“中国”从单一的民族国家中释放出来。正如华睿思所说,我们无法将中国进行笼统简单地归类,而是应该把各个区域放置于更广泛的社会、历史、文化和地缘政治的背景下进行观察,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过程中去理解“什么是中国”。区域之间复杂交流和跨国网络有助于我们从东西二元的简单对立模式中摆脱出来。

 

7. 你认为目前艺术评论的现状如何?

这很难讲。我平时会跟踪一些优秀写作者的文章,也会定期关注一系列高质量的艺术刊物,比如《e-flux Journal》、《Ocula》、《Mousse》、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策展系出版的《On Curating》、MoMA 出版的网刊《Post: Notes on art in a global content》、光州双年展的网刊、日英双语网刊《ART iT》、亚洲艺术文献库网刊、《Third Text》、《黑齿杂志》、LEAP的年度特刊、当然还有《Yishu》。我刚刚编辑完成的时代美术馆网刊《On Our Times》,主题是关于战后亚洲各国之间的文化流动和想像。

 

8. 借用华睿思在第一百期向写作者进行的提问:“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当代艺术在艺术生产和运作机制方面有些什么发展/变化?”,请问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

在我看来,二十年间中国当代艺术最大的发展和变化莫过于“中国当代艺术”这个概念本身。作为文化概念的“中国”以及作为艺术概念的“当代”在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实践中不断被问题化、被重塑。期待《Yishu》在未来能够继续拥抱新一代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工作,不断揭示他们工作中呈现出的复杂性和混杂性。这些都有助于我们重新定义 “中国当代艺术”的边界和内涵。

 

[1] 编者注:《YISHU典藏国际版》即采访中提及的《Yishu》。

采访策划:刘语丝,黄文珑
采访翻译:韦淇
文字校对:刘千,刘语丝,张理耕,黄文珑
微信排版:刘千
展览视觉设计:Onio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