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旅程:“文化符码——王友身的旅程”展览影像及对谈

上周六7月2日,记录了“文化符码——王友身的旅程”展览缘起、筹备到实现的纪录片《旅程》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首映。放映后,艺术家王友身、导演张自立和策展人卢迎华进行了交流对谈。

主持人管陶然、策展人卢迎华、艺术家王友身、导演张自立(从左至右)

2022年3月26日,历经数月策划与筹备之后,“文化符码——王友身的旅程”在中间美术馆开幕。在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中,艺术家王友身与中间美术馆团队在线上线下多次沟通策展思路和展陈方式,紧密合作,共同呈现了一个高质量的展览。影片不仅忠实记录了展览从构思、策划到实现和展期遭遇数次闭馆的全过程,更承载并彰显出策展人、艺术家、导演乃至技术人员间相互联结,彼此信任和共同协作的情谊与精神,观众可以从中看到展览背后的历程。

对谈开始,卢迎华馆长首先向参与活动的张自立导演、艺术家王友身及提供场地支持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表示了感谢。她指出,纪录片“文化符码——王友身的旅程”涉及两个“旅程”,其一为展览中所呈现的,艺术家王友身30多年在艺术道路上的旅程;其二为展览从王友身接到卢迎华的办展邀请信启程到最终落地的旅程。后者彰显了展览参与者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见证了朋友间的关爱与友谊,这很少为艺术工作者所提及,却具有独特意义。

张自立导演讲述了其亲身见证展览制作的整个旅程,而对他而言,纪录片制作的过程又是另一段旅程。当卢迎华馆长提到希望张导演谈谈素材的筛选逻辑、成品与初稿的差异时,他表示“信任”是决定影片结构与走向的重要线索,不过这并非自始就存在的设计,而是与艺术家、策展人相互碰撞产生的结果。最初他本是想以朋友身份留下客观的素材记录,“我一定要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观众平常只是去看看展览,他们不知道展览背后有这样多不被知晓的秘密,有这些人的心血,有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对艺术的爱。”在卢馆长提出加长影片的想法以及纪录片片名由《展览的旅程》浓缩为《旅程》后,张自立导演重塑了影片的叙述走向和结构,推动了素材的再梳理。张导提到,与艺术家、策展人,修改、讨论素材的过程也是加深情感、理解艺术的旅程,他由此实现了由客观记录者向主动参与者的身份转变,纪录片也“从局部的个展记录拓宽到艺术家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张自立导演分享纪录片制作过程

艺术家友人的身份为张自立导演的拍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张自立导演也曾拍摄过几部与他同代的当代艺术家的纪录片,张导表示,共同的成长环境让自己与艺术家们拥有类似的价值观、世界观,所以自己与他们的沟通往往轻松顺畅,理解其作品也不存在困难。作为王友身的发小,二人更是拥有深厚的友谊,因此张自立导演能切身体会王友身的观念,交流也容易深入;此次合作探讨出的影片抛弃了既定设计,但因此具有了更强的生动性与鲜活感。

卢迎华馆长评价,影片中存在着强烈的“人的因素”。策展人、艺术家的状态被纳入了影片叙事,他们虽然并不“完美”,但因此才成其为“完整”的人。卢迎华馆长接着向艺术家王友身提问,他的创作的内核是否与影片及展览有所呼应,是否在此二者的叙事中得到了足够充分的表达?

王友身认为“人是最重要的”,展览与影片体现了不同个体间的关联与信任,揭示了艺术背后的社会化合作。“艺术家是个体的,是从系统中生长出来的,而成就事情需要个人同团队一同完成进攻和防守。”(引自卢迎华:《对话王友身:观念性创作中的文化编码》,原载于《信睿周报》第74期),信任与友情促使不同个体调整了自己个性化的工作方式,超然于自我之上,终获成果。回顾拍摄过程,张自立导演自愿为展览提供无偿的记录,而艺术家与策展人投入工作产生的“化学反应”也打动了前来拍摄的导演,他因此将更多爱和心血投射进了影片中,才有了这部纪录片的诞生。无论是展览还是影像,它们都能对他人产生影响——王友身的艺术创作乃至30年来在媒体的工作目标也正是向他人投射价值与意义。

艺术家王友身讲述艺术观念

对谈结束后,纪录片的剪辑师李振冉也分享了如何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如何从十多个小时的素材中挑选出合适的内容;如何平衡网络会议、录音笔、电话等不同收音设备的音质;如何调整不同录像设备的分辨率。在最终成片前都在连轴转,整个团队协作成就了《旅程》。

剪辑师李振冉分享纪录片制作历程

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了巨大的工作量,张自立导演的展览纪录片《旅程》是一份有温度的记录,呈现了艺术之旅中微小却真实鲜活的瞬间;它向我们诉说着——怀着热忱与信任,人与人总能碰撞出无数可能性,微小的事物也能迸发惊人的力量。

纪录片《旅程》剧照

撰文:章芷洲
校对:管陶然
摄影:影小P 朱宇洁
排版:易若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