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外交流|中间美术馆 X 墨尔本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赵文量与杨雨澍1960—1970年代作品开箱
2021年11月5日,北京中间美术馆受墨尔本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亚洲艺术对话” 平台的邀请,与墨大人文社科领域的硕士与博士生们进行了一期有关美术馆研究项目的线上分享。研究与策展部黄文珑代表美术馆团队,通过展览 大自然的安抚:赵文量与杨雨澍1968年前后的风景和静物画 ,介绍我们的研究工作与动向。借此机会,我们也远程分享了数十件赵文量与杨雨澍的原作;两位艺术家按照年份和地点对画作进行了整理。本次展览的标题也源自包装这些作品的纸上,赵文量先生写道:“六八年失去工作后独自一人在郊区各处得到大自然的安抚”。
开箱视频截图
近年来,中间美术馆的工作方向之一是回到本土历史的观看,挖掘在我们艺术史脉络中执拗的低音。在展览 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为视角的当代艺术实践侧影 中,策展人卢迎华与刘鼎将视野拓展到“文革”中后期逐渐开始在北京活跃的艺术活动。展览的目的之一是重访1970年代,突出其盘根交错的面貌,这些观察将有助于我们理解1980年代,乃至我们现今的艺术世界。在很长时间里,文艺世界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紧密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去关注个体创作者是如何在社会浪潮中去适应、探索和自我选择。本次分享的展览围绕着1960年代末这一时间段的两个个案研究:赵文量与杨雨澍。
2017年“沙龙沙龙”的展览预告
赵文量(1937—2019,生于哈尔滨)与杨雨澍(1944—,生于北京)均出生于建国前,他们的学习经历成为一个重要的认识线索。民国时期,国内有两条引进西画的路径:其一是通过留欧归国的留学生建立的欧洲学院派画法,其二是通过留日回国的学生引入的西洋画法。而后者相对偏向于印象、野兽派等现代流派构成的传统。由熊唐守一创立的熙化美术补习学校即属于后者。她早年留日,毕业于东京女子美术学院。赵文量与杨雨澍于1950年代末进入北京市私立熙化美术补习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和水彩,师从熊唐守一的两位女儿熊先蓬、熊先菱。他们在学习中相识,并在此影响下,更多地进行色彩的探索,而不追求对描绘之物的形准。相对于中国建国后由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流,他们的学习与创作经历则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艺术创作语言的复杂性。
赵文量与杨雨澍的作品
在此次研究与展览中,我们以赵文量与杨雨澍在1960年代进行的户外写生作为展览的内容。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每个周末,赵文量、杨雨澍、石振宇相约在北京边郊写生。1968年,赵文量被工厂以“无政府主义”为借口被开除。同期,他投靠东北的亲人,在抚顺等地创作写生。他在画作背后题写道:“失业后,在北京除去画和画友,我几乎整天处在孤立之中了……” 他们心里感受到的孤独也寄托在这些看似安逸、僻静的风景之中。在政治高压的时期里,在社会的缝隙中,他们个人化的创作显得弥足珍贵。
线上会议现场
编辑:黄文珑
排版:王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