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美术馆与Archive Books将在abC书展·上海上带来哪些研究成果?

中间美术馆将参加第六届abC艺术书展·上海
本次书展我们依然与我们的老朋友Archive Books共同参加

北京中间美术馆 x 柏林Archive Books

展位
B05

机构&媒体预展
10月21日(Thur.)

书展开放时间
10月22日 (Fri.) | 10月23日 (Sat.)
11:00 – 19:00
10月24日 (Sun.)
11:00 – 18:00

地点
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艺仓美术馆

在本次书展上,中间美术馆新展“希望的原理“总策划之一罗小茗老师将与策展团队的黄文珑于举办对谈活动。未来与希望,对任何一个时代来说,都是充满争议的公共议题。它包括:想象未来的方法,让人始终保有希望的能力、手段和相关的社会条件,当这些方法与手段出现问题或冲突时,展开反思并予以更新与协调的可能等等。“希望的原理”便是这样一组行动。在本次对谈中,我们将介绍中间美术馆“希望的原理”展览的缘起,策划过程中的代际对话,以及在今天将未来作为一个充满潜能的空间予以争夺时不期而遇的困难与收获。当代艺术与文化研究,希望借此机会,郑重地提出这一议题,标示出未来与希望的公共属性,激发当代青年对此具有能动性的判断、思考与行动。

希望的原野上原理激荡

对谈人
罗小茗(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系主任)、黄文珑(中间美术馆助理策展人)

时间
2021年10月23日 11:30-12:30

地点
艺仓美术馆一楼对谈区

本次书展上,中间美术馆将带来《希望的原理》《疏影识清讴—杨雨澍个展》两份全新的研究成果,完整列表如下:


《希望的原理》
卢迎华、罗小茗编著
《希望的原理》是中间美术馆于2021年10月16日开幕的同名展览“希望的原理”的画册,其中包含了由中间美术馆馆长、展览总策划卢迎华女士撰写的前言,总策划与策展团队成员的六篇策展文章,以及展览平面图、参展作品介绍、艺术家列表、延伸阅读等。在画册前言中,总策划卢迎华回顾了展览的缘起——期望借由对未来讨论中的视角与方法帮助我们超越当下的思想困境。六篇策展文章则记录了总策划卢迎华、罗小茗与策展团队的成员黄文珑及朱思宇、梁丑娃及周博雅、印帅、张理耕在策展过程中是如何从不同角度切入当下对未来的想象、分析与考量的。《希望的原理》画册希望能以写作和创作背景的展开来进一步激发观众对未来多层次的思考,抵抗资本对畅想未来的剥夺并培养出自身创造未来的能动性。画册中同时附有由罗小茗老师撰写导言的延伸阅读推荐,我们将展览视为一场面对未来持续进行的学习之旅,延伸阅读从劳动、时间观、未来语言等方面为开拓不确定的未来提供了后续线索。


《疏影识清讴——杨雨澍个展》
冯兮、封帆编著
2021年10月9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间艺术基金会赵文量杨雨澍艺术中心联合主办,北京中间美术馆协办的“疏影识清讴——杨雨澍个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前我们编辑制作了一本与展览同名的中英文双语画册。画册中既包括了两位策展人冯兮与封帆先生基于他们对杨雨澍的研究所撰写的策展文章,也按策展思路将杨雨澍的数百件作品进行编排和呈现,展现了这些横跨半个多世纪的作品的高清图。


《大自然的安抚——赵文量与杨雨澍在1968年前后的风景静物作品展》
卢迎华 编著
《大自然的安抚》是北京中间艺术基金会赵文量与杨雨澍艺术中心最新的研究成果,收录了赵文量与杨雨澍两位艺术家创作于1968年前后的风景静物作品,这也是赵文量与杨雨澍艺术中心正式启动对两位艺术家的研究工作的一个小节。
这些画作印刻着二人在动荡年代中的个人志趣、境遇与情感。赵文量一如既往地在许多作品背后书写了创作时的背景、心境和故事。在1968年前后艺术高度革命化和政治化的年代中,赵文量与杨雨澍的这组风景静物作品见证了他们身处社会缝隙之间仍保有的自由精神与品格,也因此而充满了张力。这些创作于近半个世纪之前的作品此前从未有机会展出,在今天看来却愈久弥新。正如杨雨澍所言,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句“我的脚和花岗岩接榫,我深知时间的悠久”可作为对他们的写照。他们为我们理解自由主义精神在极端年代如何自我安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新月:赵文量、杨雨澍回顾展》
苏伟 杨天歌 冯兮 编著
这本出版物是中间美术馆2018年举办的研究性展览“新月:赵文量、杨雨澍回顾展”的同名画册。赵文量、杨雨澍均出生于新中国建国前,他们曾是1960年代松散的绘画团体“玉渊潭画派“和1970年代“无名画会”的核心人物。画册完整呈现了展厅三层的叙事、两位老先生的绘画作品、历史文献和多篇研究文章,对两位艺术家的个体创作、其创作与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史线索的微妙关联,做了详细的解读。


“新月:赵文量、杨雨澍回顾展”导览册


《中国作为问题》第一辑
卢迎华 主编
《中国作为问题》是由中间美术馆自2018年开启的一个演讲系列。在这一课题下,我们邀请中国学者谈中国或国际问题, 也邀请国际的学者谈在中国的议题,或是涉及中国的国际性议题。通过这些演讲邀请, 我们不断地从艺术学科内部出发去寻找其他学科的同道人,也有意识地从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中来激发艺术学科自身的发展,并将不同的学科连接起来。
《中国作为问题》第一辑起意于新冠疫情肆虐之前,收录了中间美术馆组织的学术活动的部分内容,也包括在美术馆以外发生的思考和表述。这一辑强调讨论具体问题以及强调讨论问题时明确和甄别叙述者所立足的具体的历史和文化语境的重要性,不将问题泛化而使讨论沦于空洞和没有具体的指向。


《中国作为问题》第二辑
卢迎华 主编
中间美术馆的艺术和学术志趣中长期并存着多个议题,贯穿了中国20世纪下半叶以来艺术家与学者们对于当代社会的观察与理解。《中国作为问题》第二辑标记着一种反思性的、以具体的、平等的视野进入历史、和自我认知的尝试与自我期望。


《中国作为问题》第三辑
卢迎华 主编
《中国作为问题》的第三辑可以被视为中间美术馆“巨浪与余音——重访1987年前后中国艺术的再当代过程”展览(2020年11月14日至2021年5月9日)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辑中,我们选编了八篇与1980年代的文艺创作思潮息息相关的文章。其中既有身处1980年代的创作者和理论家面对当时的艺术问题和现场而作的文章,也有自1990年代以来,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分析和重新审视1980年代的创作思潮的理论文章。


《中国作为问题》第四辑
卢迎华 主编
第四辑《中国作为问题》围绕中国艺术史和文学史写作中的观念与方法组织稿件。我们选编了十篇专论,分别由中国现当代艺术和文学史的研究学者撰写。其中既包括了中国学者的视角,也有来自澳大利亚、英国与德国的重要历史学家的相关论述。这些专论包括了对当代文学史中重要写作事件的重考,对学术表达的立场、方法及韵味的讨论,中国艺术史家对于现当代艺术中的研究方法、艺术史分期,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史中价值判断等问题的探索,外国学者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体会与认识,和在全球艺术视野中对中国艺术的定位,以及前沿的实践者以连续性视野重写中国当代艺术序列的尝试。


《普遍与特殊:何为亚洲性?》
酒井直树 孙歌 著
本书记录了美国康奈尔大学酒井直树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歌教授于2018年1月28日下午在中间美术馆举行的以“普遍与特殊:何为亚洲性?”为题的两场讲座与对话。在这场意义深远的对话中,两位长期致力于研究与表述亚洲问题的学者,结合亚洲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展开对话,针对彼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以及迅速推进中的亚洲一体化的现实,探讨今天该如何认识亚洲这个范畴。2019年,Archive Books再版了本书的中英文版本,也将一同亮相于本次书展。


《我在哪儿错过了你》
洪子诚 刘鼎 卢迎华 主编
《我在哪儿错过了你》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艺术家、策展人刘鼎与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共同主编,邀请了钱理群、翟永明、西川、孙郁、格非、娄烨、王璜生、丁乙、丘挺、徐坚等29位作家、诗人、学者、导演、艺术家,撰文评述自己曾经错过或差点错过,但对自己的思考与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文本”。作者们各自关注的话题、提出的问题、表现出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味为不同领域的从业者共同分享,重新建立起曾经错过的交会点,重拾互相激发的美好时光。


《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为视角的现代美术实践侧影》
刘鼎 卢迎华 编著
本书是基于2017年初在中间美术馆进行的“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为视角的现代美术实践侧影”展编著而成的。不同于艺术史叙述中常见的断裂式叙述,即将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视为艺术的全新开端,该书主要以始于1972年、截至1982年之间的十年作为研究与讨论的时间段和一个历史想象的空间,综合再现多重文化现象,在广阔的政治背景下和具体的艺术事件中,生动呈现了不同阶层、不同世代、不同背景的人物之间的互动、参与和矛盾。该书从艺术史的角度,呈现了一个时代的独特景观;同时对其他领域的当代史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


“沙龙沙龙:1972-1982年以北京为视角的现代美术实践侧影”展导览册
刘鼎 卢迎华 主编
这本导览册借用了1970年代常见的图录设计,以册页的形式再现了“沙龙沙龙”展中的主题、展览结构、展览设计和每个单元的内容提要。


《自我批评讲义》
卢迎华 罗小茗 苏伟 编
2017年5月,中间美术馆主办“自我批评”展,展览呼吁自我批评成为文化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和面向,一个现实行动的思想来源和基础,邀请各位艺术家、策展人、文化批评学者就我们这个议题一同展开思考与讨论。自我批评作为实践的过程,需要我们持续培养和训练。在此理念下,本书选入五篇不同时代与国别的学者撰写的文章,为我们理解和思考这一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失调的和谐: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东亚艺术观察》
黄建宏 金宣廷 神谷幸江 卢迎华 著
2017年11月,中间美术馆主办“失调的和谐”展,以中国、韩国、日本、台湾地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艺术现场为切入点,通过具体的展览和艺术事件作为切片,探究这个时期的复杂肌理。在共享着全球冷战、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国际背景下,各自面临着内部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转向。这本小书展现了四位策展人对于各自语境中的历史脉络和艺术现场的洞察,也呈现了活跃于那个时期的多位艺术家和实践者的创作与思考。


《厐壔:跃动的音符》
卢迎华 编著
自2017年1月以来,中间美术馆开启了重访中国现当代艺术历史现场的系列展览与活动。“跃动的音符:厐壔新作展”是该系列展的第三展。本画册结合了展览中对于作品的编排方式,参照厐先生各个阶段的创作重心,自成一体地呈现厐先生的作品与相关文献。该书由微设计协作体设计,两种封面都取材于厐先生在2018年的最新画作系列“色阶的变化”。


“厐壔:跃动的音符”展导览册


《想象·主流价值》
戴锦华 苏伟 编著
《想象·主流价值》基于2018年11月开幕的同名展览编著而成。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与文化现实,对主流、主流价值的辨识、指认,尽管仍是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坐标,但人们对何谓主流、何种主流,甚至主流何为却始终难于达成共识。本画册完整呈现了展览的研究细节,再现了展览的叙述和研究,通过将当代艺术与电影、剧场、文学、网络文化等多种媒介并置在一起讨论,批判性地探讨各自与主流价值之间的共享空间和碰撞。


《快乐的人们…》
卢迎华 编著
本书为2019年展览“快乐的人们……“同名画册。该展览的题目来自现代诗人与文学评论家何其芳(1912-1977年)写于1940年的诗剧《快乐的人们》。展览题目中按出场次序罗列何其芳诗剧中的人物,意在将展览想象为一部逐渐展开叙述的诗剧,通过作品讲述一个个千差万别的生命个体在面对现实与历史时的所感、所思、所想和所为。该画册中收录了何其芳的这部诗剧、文化研究学者罗小茗为该展特别创作的长文《推理/世界说明书》,展览作品的大图,以及中间美术馆研究与展览部为每个作品所特别撰写的详细介绍。


《文慧:生活舞蹈》
卢迎华 主编
2019年,中间美术馆举办展览“伊冯娜 · 雷纳与文慧:舞蹈即存在”,呈现来自美国、中国的两位舞蹈艺术家伊冯娜·雷纳与文慧数十年的艺术历程。伊冯娜·雷纳与文慧的舞蹈、编舞和电影有意地将日常和个体的历史经验转化为创作,并在这个过程中,改变我们对于日常以及舞蹈的认知。同时,她们的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被舞蹈、音乐 和电影创作等实验形式极大地拓展了边界的艺术领域。本书首度全面地梳理和呈现文慧的若干舞蹈剧场的相关文献,也记录了文慧创作初期的重要舞蹈和剧场作品,系统地整理了她的演出历史记录。


《忍不住转身》
黄文珑 刘语丝 钱梦妮 孙杲睿 张植蕙 编著
本书为2020年展览“忍不住转身”的同名画册。“忍不住转身”关注了较为年轻一代的艺术家通过创作转身回看过去、回看一段历史的这一动作,观察这种有意或无意的转向的潜能。全书由一大一小两册装订而成,不仅对展览内的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也力图还原展览现场的策展思路。


“巨浪与余音——重访1987年前后中国艺术的再当代过程”展导览册
2020年11月,中间美术馆举办大型研究展“巨浪与余音——重访1987年前后中国艺术的再当代过程”。这本导览册再现了展览的组成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和各个章节的主题介绍。


“巨浪与余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80年代” 展导览册
2021年4月到2021年5月,中间美术馆在798画廊周举行“巨浪与余音——后现代主义与全球80年代”展,将“巨浪与余音——重访1987年前后中国艺术的再当代过程”展延展至全球1980年代的激进实践。该导览册呈现了展览的主旨、结构、逻辑,并对每件参展作品及其创作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Archive Books则将带来以下出版物:


《关于劳动》On Labour
Bonaventure Soh Bejeng Ndikung and Ibrahim Cissé with Antonia Alampi, Amal Alhaag, Zippora Elders, Krista Jantowski, Aude Christel Mgba编
本书是对劳动这一议题开展的直接的和发散的思考的总结:跨地元、跨媒介理解的劳动观念、在持不同历史立场者所开展的多元对话中写就的新的文本。这本书可以被理解为不同立场的一次协商、为达成发声并发生的努力。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被想象为歌曲的一节。这也同时是达成音乐性的努力。


《他们工作,同时栖息》They Inhabit While Working
Jaana Laakkonen著
在其它地方,批判性思维和平凡的生活遵循着不同的道路,而二者中一方总使另一方变得不可能或者无关紧要。不知何故,在某些领域中,这二者只能舍其一而不能共存。在 Jaana Laakkonen的书中,我们记录了通过多年谨慎的艺术实践和阅读生活所形成的、对这一二元规则的成功突破。


《变为二:对于女权主义集体实践的提议》
To Become Two: Propositions for Feminist Collective Practice
与ar/ge kunst; Casco – Office for Art; Design and Theory; If I Can’t Dance, I Don’t Want To Be Part Of Your Revolution; The Showroom合作出版
《变为二:对于女权主义集体实践的提议》讲述了艺术家Alex Martinis Roe对 1970 年代至今欧洲和澳大利亚女权主义政治实践谱系的研究。Roe的研究借鉴了她们的实践和经验,提出了一种对于女权主义政治学的跨代际方法的建议。本书又进一步发展为一本包含 20 条女权主义集体实践新提议的实用手册。有着实践试验经历的人们与之合作搭建了关系网,通过以往的实践贡献自己的经验,在这样的合作中形成了这本手册。


《一个更大的感知奇迹》A Greater Miracle of Perception
Giovanna Esposito Yussif编
《一个更大的感知奇迹》探寻“奇迹的制造”这件事——即,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在当今的艺术实践中是如何被显示的。该书相伴着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奇迹工人小组在芬兰阿尔瓦·阿尔托馆的展览,它包含了受邀书写的文章、诗歌,其作者或是与这个小组很亲近,或是这个小组的成员。A Greater Miracle of Perception 由 Archive Books 和 Frame Contemporary Art Finland 出版。


《关怀的错觉》The Delusions of Care
Bonaventure Soh Bejeng Ndikung
《关怀的错觉》是三篇对我们当代和历史上关怀概念进行了反思的长文。它关注的是资本主义机构和各种至上主义者对关怀的占有。我们应该把什么看作是关怀,而谁又出于什么原因提供关怀? 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陷于大流行病的囊中时,这些问题变得与事实更加相关。该书不仅指出了腐败的关怀概念的陷阱,而且试图通过非自私的关怀精神寻找提供康复、恢复、复原的路径。


《我的名字是语言》My Name is Language
Nicoline van Harskamp
《我的名字是语言》(2020年)的出版探讨了艺术家妮可琳·范·哈斯坎普的研究和实践的主要原则,如语言的当代使用和修改,将名字作为口语而不是被拼写的身份标记,以及自我命名的实践。在本书所描写的虚构世界中,没有集中的社会结构,也没有过大的社会体积,自我命名则被作为一种自我赋权和抵抗的形式提出。


《转向无名之地:1989年后历史中的艺术》Transition to Nowhere: Art in History After 1989
Boris Buden
今天,在后共产主义在混乱中结束后,我们有资格提问:它是一种状况,还是一种过渡;是崛起,还是衰落;是进步,是倒退,还是仅仅是一种时间差?它是否曾经塑造了自己的社会存在形式,一种独特的经济生产模式,一种自己的政治,一种文化?还是它只是历史的另一个间歇期,充满了我们无法摆脱的病态症状?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在艺术作品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970-2018年麦德·杭多访谈录-奔跑中的电影》1970—2018 Interviews with Med Hondo A Cinema on the Run
Marie-Hélène Gutberlet 和 Brigitta Kuster编
《1970-2018年麦德·杭多访谈录》是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汇集了在近半个世纪内对梅麦德·杭多进行的17次采访,其中大部分采访最初以法语发表,后来被翻译成英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阅读《麦德·杭多》:他的作品及其历史背景,他的兴趣和痴迷,他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织的立场。本出版物旨在引起人们对麦德·杭多的电影和遗产的关注。

编辑:周博雅
排版:闵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