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聚焦|1930年代摄影的两种路径

参展艺术家分享

 

今天分享的两位“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展参展艺术家蒋炳南和魏守忠,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的摄影杂志创刊人和“旧都名摄影记者”。

 

蒋炳南,《廊下》

1930年代,14.5×9.2厘米

 

魏守忠,题目不详

1930年代,9.5×10.6厘米

 

20世纪初,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大众传播工具的更迭,报纸、画刊、杂志出现了数量上的激增。1936年,摄影爱好者蒋炳南和两位好友金石声、冯四知在冠龙照相材料行的赞助下创立了摄影杂志《飞鹰》,刊载摄影作品和技法分析文章,介绍国内外摄影创作技巧。《飞鹰》的首期封面上刊登了蒋炳南的摄影作品《任重道远》,寓意着这本杂志的艺术追求。后来它也被认为是当时世界范围内印刷品质与内容最好的摄影杂志之一,不仅为摄影艺术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并且影响了同一时期摄影师们的审美取向与创作观念。作为创刊人和编辑,蒋炳南有多幅作品刊登在《飞鹰》杂志上。本期分享的《廊下》因为尺寸和标注信息都与《飞鹰》投稿准则一致,有可能是摄影师投稿给毁在了日军炮火中的第二十期《飞鹰》的珍贵原作。

 

《飞鹰》杂志的征稿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困难,供稿人多为一些文人知识分子,停留在对传统美学的追随中。这使得这本杂志也局限于对于纯美和纯技术的讨论,与动荡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现实保有一定距离,并最终在战火中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而相对应的,新闻摄影把握住了摄影作为现代视觉传播媒介的力量,逐渐被视为一种唤起救亡意识的武器,受到了摄影师们的重视。魏守忠就是很早尝试新闻摄影的摄影师之一,在1920年代受聘为《世界日报》和《晨报》摄影记者,又任职《新光画报》做编辑工作。作品涉猎广泛,拍摄范围有社会新闻、政治新闻、体育活动、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等。他的拍摄作品除在报刊上发表外,还参加过全国新闻摄影展览和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艺术家介绍

 

蒋炳南

 

蒋炳南(1910-1967年),浙江杭州人,民国摄影师,《飞鹰》杂志创始人及编辑。大学就读于上海大夏大学,加入摄影团体鹰社,成为骨干成员,多次参与柯达摄影月赛并获奖。

 

1936年大学毕业,业余从事摄影创作,曾当过国际摄影社摄影记者;

1936年1月起,他与金石声、冯四知三人创办《飞鹰》摄影杂志,并任编辑;

抗战时期蒋炳南做过保险业、证券交易业职员,抗战胜利后在国民政府宣传部下属的中央电影一厂当过编辑;

1949年建国后他任上海电影译制厂导演,1950年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电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配音导演,1951年担任《伟大的曙光》导演(传闻其为蒋介石私人摄影师);

1954年起在上海任中国福利会总会机关摄影师;

1967年离世。

 

魏守忠

 

魏守忠(1904-1987),北京人,1904年生于普通铁路职工家庭。中学读书时拍摄运动会比赛照片,开始尝试新闻摄影。

 

1924年,开始给报纸、杂志投稿,几年后受聘为《世界日报》和《晨报》摄影记者,兼任《新光画报》编辑工作,成为当时“旧都名摄影记者”之一;

1937年“七七”抗战前夕在武汉参加战地服务团从事摄影工作,后在重庆中央通讯社摄影部和美国新闻处担任摄影部主任工作,直到抗战胜利;

1946年,在上海与舒宗侨合编《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画册;

1947年,参加上海《大公报》工作,负责筹建摄影部;

1949年5月,解放大军进入上海,《大公报》从此获得新生;

1952年,随报社回到北京;

1956年,中国摄影学会成立,被选为理事;

1986年被选为名誉理事;

1984年,中国老年摄影学会成立,被选为理事;

1987年12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