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聚焦|“爱者”刘半农与“集锦摄影”师郎静山

参展艺术家分享

 

今天分享的两位“广阔的现实主义道路”展参展艺术家刘半农和郎静山,分别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摄影团体光社和华社的代表人物。

 

刘半农,《花塔》

1930年代,9.5×10.5厘米

 

郎静山,《乔木参天》

1930年代,22.5×31厘米

 

在1927年的《北京光社年鉴第一册》序中,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将自己所在的光社的性质概括为“非职业的摄影同志所结合的团体”,强调其成员创作与名利无关,只对自己负责,“求得自己的快乐”,“安慰自己的精神”,是纯粹出于兴趣的“爱者”(amateur)和“为己者”。他在小书《半农谈影》中把古典艺术的“意境”论引入摄影创作和欣赏,提出摄影之美在于投射个人主观情感、营造有所寄寓的意境。而在南方,华社的创建者郎静山运用绘画技巧与摄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叠,开创了“集锦摄影”。西方人称为“郎氏风格”(Lang’s Style),——仿中国画、写意抒情和师古之法,融入谢赫的六法理论,以主观,浪漫主义的方式,多拍摄静止、柔美的湖光山色,高山幽谷、古木细柳,来表现出世的老庄中国传统思想和意趣。

 

艺术家介绍

 

刘半农

 

刘半农原名寿彭,改名复,初字伴侬、瓣秾,后改半农,号曲庵,江苏省江阴县人。刘半农是“五四”运动时期文学革命运动的先驱者,除在文学创作、文艺评论、语言学研究等方面有一定造诣外,还对中国语法、民歌、考古、历史、乐律及古代音乐史等方面颇有研究。十七八岁起,开始学习摄影。

 

1923年,在巴黎进一步研习摄影。

1926年,加入“北京光社”后,他的摄影创作热情更为高涨。

1927年,刘半农把自己多年研习、探索摄影创作规律的心德体会,以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摄影同仁的创作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论述,写成《半农谈影》一书。

同年10月,该书由北京摄影出版社出版,从而创立了作为中国之首的摄影艺术理论。

1928 年和 1929 年初,分别发表了《光社年鉴》第一、二集的两篇序言,和《半农谈影》同为中国20 世纪20 年代摄影艺术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为我国摄影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郎静山

 

郎静山(1892年-1995年),浙江兰溪人。幼年时代受父亲影响,师从李靖兰开始学习摄影。

 

1912年,进入上海《申报》,成为中国第一代摄影记者。

1925年,创办中国摄影学会(华社)。

1926年,进入《时报》,并在上海发起摄影团体“中华摄影学社”(华社)。

1930年,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学开设摄影课,开创我国摄影教育之先河。

1931年,开设“静山摄影室”,并组织“三友影会”。

1937年,加入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于1940年和1942年分别获得会士资格和高级会士资格。

1949年,定居台湾,从事摄影创作。

1960年代起,转为创作带人物的风景作品,模特主要为张大千。

1995年在台北逝世,享年104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