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带你看展|回顾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为何如此重要?

2022年7月2日,在“笔记”展开幕的一周之后,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接受画廊周北京的采访,介绍“笔记——来自20世纪末的中国声音”一展。该展目前在画廊周北京艺访单元A08大楼1层,将于7月24日闭展。

为什么这个展览叫做“笔记展”?

卢迎华(以下简称卢):这个展览的全称是“笔记——来自20世纪末的中国声音”,展出的是中国的学者、思想家和进行观念性创作的艺术家,在1997年到2002年之间书写和创作的文稿和作品。具体而言,我们选取了18位策展人和学者,在世纪之交写下的关于20世纪的回顾或者对21世纪的展望。这些文章都以单行本的方式摆放在展厅当中,供观众阅读。同时,我们把他们文本当中一些话语摘录出来,呈现在展厅四周的墙面上,形成一个来自世纪末的声场。我们也集结了43位艺术家创作于同一时期的主要作品,以图片和文字介绍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它们。

“笔记”这个题目有多重的指向。观众在展览中可以读到学者的读本,也可以从我们提供的艺术家的作品资料中,像抽取读书卡片一样抽取出来,放在展厅中进行观看和阅读。整个展览的互动性很强。我们强调观众应是一个能动的主体,主动地阅读与思考,能以他/她的认知来“翻阅”这个展览,主动地靠近20世纪末的思想和创作的现场。

整个展览的构思是试图在展厅中呈现一本立体的书,一本可供翻阅的书,其中既有图像,也有文字。“笔记”指的既是学界和艺术界在彼时通过自己的书写和创作,为他们所处的历史时空做出记录和标识,也指我们从今天的立足点去翻阅那个历史段落时所做的“读书笔记”。

为什么这次中间思想频道想要举办这样一个阅读性比较强的展览,以及这次的展览有怎样的独特性呢?

卢:对中国当代艺术史的研究是我们美术馆学术工作的核心,从其中生发出的课题和研究成果在不同的语境之中呈现,需要采用不同的展示方式和语言来传达。此次在“画廊周北京”设置的中间思想频道中,我们营造了一个可以进行沉浸式阅读的空间,展现中国当代艺术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段落。我们希望观众可以放弃欣赏作品的观展习惯,在这个空间中直接感受思想的启迪和冲击。带有主动性的观众可以在这个展览里收获很多,不仅了解到世纪之交的创作动向,还可以洞察到艺术家创作背后的思想来源和动机,以及他们所处的文化语境。

请您讲讲这个展览的筹备过程。

卢:我们联系了许多的艺术家、学者和策展人,请他们回望在世纪之交的时候,他们的思想状态,和此后在工作上的转向。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也逐渐在脑海里建构出世纪之交的一个图景。

基于这样一个调研和交流的过程,我们再请艺术家选取在那个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并为我们提供图片。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开展研究和书写,还原作品创作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艺术家个人的处境和思想动力。这是我们在对作品的描述中着力去勾勒的。我们不仅是呈现了这件作品的视觉形象,更重要的是为观众解读和解码这些作品。在这个展览当中呈现的创作是一些具有时代相关性的作品,它们与当时的社会空间、政治现实和文化思潮有很多密切的互动。它们是艺术家在彼时的艺术现场和社会现场当中的所思所想,所以将它们进行语境化和历史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我们展览筹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作。

为了捕捉到世纪之交的思想现场,我们阅读了大量书写或出版于相关时期的著作、文集和丛书。我们得益于当时学界的诸多讨论,特别是对于20世纪的回望、分析和反思,也有对21世纪的展望和期待。我们一一联系了这些著述的笔者,获得他们许可,将他们思想片段截取出来。这些取样映照出那个历史片段中艺术家和思想家的心路历程。

请您分享一下参展艺术家和他们带来的一些文本作品,比如挑一件印象最深刻或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品?

卢:“笔记”展当中一共有43位艺术家为我们提供了他们的作品资料,这不是一个呈现原作的展览,而是一个呈现艺术家想法的展览,所以它与一般意义的展览有所不同。这些观念性的创作都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他们记载了在1990年代这样一个创作活跃和思想激荡的历史时空中,艺术家在媒介更新和观念探索上进行的创作实践,是一个实验性强,思想强度高的历史时期。我们希望强调创作与思想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超越作品仅仅关乎形式的局限性或将形式与内容简单对立的二元论。

可以挑某一位艺术家具有代表性的思想观点举一个例子?

卢: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创作现场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潮,就是回到自己,重新观看自我在社会上的位置。在1990年代的社会和经济改革的浪潮之下,很多个体对于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同时也感受到很强的迫切性,要认知自己的立足点。我们可以从那个时期涌现的关于身份、关于艺术介入公共生活和将自己的身体直接作为媒介等创作中体会到这股思潮的在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一位画廊经营者冷林先生,他在1990年代是一位非常活跃的批评家和策展人。在1990年代初到中后期,他策划和书写了一系列的文章,题目叫《是我》,他也在1998年以这个题目策划了一个展览。在“是我”的展览里,很多艺术家呈现的是自我描述,自我肖像,描述自己身份的这些作品。冷林既是展览的策展人,他也创作了一件作品呈现在这个展览中,就是他把他当时的身份证的证件照做成一个底图,然后在证件照上面印上了一篇他自己写的宣言式的文章,题目就叫《是我》。这个文章描述了他所观察到的1990年代的艺术现场的新趋向,所以我们把他的这件作品也复原在“笔记”展中。

这个展览的阅读性很强,信息量也很大,您能否给我们分享几个观展小提示?

卢:“笔记”展是一个需要花一些时间仔细阅读,仔细思考的展览。在我们所呈现的20世纪末的这些观念性创作,艺术家关注的完全不是作品的视觉效果,艺术家并不在意作品好不好看,而是在意他们的想法是否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在这些作品文献中,大家可以看到行为、观念摄影、装置等,它们并不是为了显得好看而被创作出来的,它们都是艺术家的想法的载体。观众如果能够沉浸到当时这些创作的语境里去,也能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品。

这个展览的容量很大,其中放置在书架上的学者和策展人的读本,是可以坐在展厅当中翻阅的;同时观众也可以把作品的卡片抽取出来,放在墙上的展架上,组成他们的策展叙事。观众可以主动地参与到展览的布置和呈现当中的,形成他们自己的思考“笔记”。

编辑:卢迎华
摄影:陈蕊、房永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