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回顾 | 希望的原理

 

展览“希望的原理”自2021年10月16日开幕至2022年2月27日闭幕。

 

“希望的原理”是一个思考、想象、召唤和争得“未来”的展览,包含国内与国际共三十一位艺术家/团体和文化创作者的实践。他们带着自我反思的视角,回应政治话语、科技意识形态、资本力量,以及沉浮的现实对未来想象的劫持和对理想主义的囚禁。展览着力于拓展希望的重重光谱,唤起人直面现实的勇气。

 

在此我们感谢所有参展的艺术家,借展的个人与机构,北京中间艺术基金会,以及所有关注与支持中间美术馆的朋友们,使得展览得以顺利展出和闭幕。

 

在展览闭幕2个多月以后的今天,我们邀请到“希望的原理”展览总策划之一,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系主任、文化研究学者罗小茗老师,为我们做这一篇展览后记。

 

策展人后记

 

“上海”的希望

罗小茗

 

封城已近50天。按照“上海发布”的数据,上海人民正在迎来曙光。

 

为了这一缕曙光,4月以来,几乎每一天起床后都会发现,又有一些重大的决定在人们的睡梦中被做出了,又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情以夺取胜利的名义被操作起来。也是这些决定和操作,正以一种格外粗暴的方式,将人们捆绑到一个简单明确的希望之上——“早日解封”!

 

的确,对此时此刻居住生活在上海的人来说,已经没有比“早日解封”更为迫切、热烈而一致的希望了。除了大发疫情财的极少数人,从普通市民、志愿者、医疗工作者、快递小哥,因各种原因露宿街头的人们、基层工作人员到各级领导,都无一例外被统辖在在这一希望之下。

 

认真辨析这个被大写的希望,也就成为在当代中国社会重新定位希望的第一步。

 

显然,这个统辖了所有人、一日日壮大起来的希望,是在这40多天里从无到有,被迅速打造出来的。倘若时间倒回到4月1日,去询问彼时任何一个上海人,他们的希望清单上都不会有这么一条。列在希望清单上的,也许是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许是更好地孝敬父母,也许是实现财务自由,也许是游山玩水吃遍美食,也许是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或拥有自己的事业……人们的希望各有侧重,大小不同,但都不会有“早日解封”这一条。

 

即便到了4月上旬,政府既未兑现承诺,也不曾宣告解封的时间点,但仍有为数不少人乐观地认为,以上海在全国和全球的经济地位,封锁不会持续太久。然而,下楼做核酸的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随着每一天公布的感染人数,随着方舱的大举建造起来,随着吃饭房租问题的日益严重,这个希望开始形成。进入5月以来,当整楼连坐和入户消杀作为夺取最后胜利的举措执行起来的时候,这个希望更因为忽然增加了新的内容而变得越发强烈和揪心了。

 

考察这个希望形成的轨迹,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将有助于辨认以下几点:

 

其一,一个希望从无到有,在人们心里的分量越来越重,并不是什么罕见之事。

 

国产大片《流浪地球》里,曾有一句著名的台词——“希望是这个年代和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若当真如此的话,那就很有必要解释一下,50多天来受苦受困的上海人民手里怎么就突然多了这么大一颗钻石。若解释不通,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希望没有那么金贵。将希望视之为稀有的钻石,不过是将希望从生活中抽离出来,搁置起来,使之成为奢望而让人不敢审视与辨别的障眼法。

 

其二,更实际的状况是,只要生活仍在继续,希望就会以各种方式生长出来,被兑换和续命,退化或进化出它的形状和内容,不管你是否喜欢。

 

这不,就在这短短几个月里,我们不仅见证了一个被2500万人拥护的希望的诞生,也将见证它的实现。再比如,那一个不同于美国的“中国故事”,也不过就是2008年之后的十几年间形成且得到了各种势力加持的一个希望而已。

 

其三,立即会有人指出,上海的希望是在完全被动的形势中形成的。如果没有诡异的奥密克戎,没有中国式的动态清零,就不会有如此巨大且执拗的希望出现。的确如此!问题也就变成了,在被动无奈中形成的步步退守的希望,还能叫希望吗?这也是在当代社会里试图寻找希望的人们,最感无奈与失落之处。

 

乍看之下,在无助被动中形成希望和主动追求中形成希望之间,确乎有着天壤之别。只是,被动与主动之间,当真那么容易分辨并划清界限吗?不妨回顾一下刚才开列的希望清单。想来,那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有的一份希望清单:更好的教育、更孝敬父母、更好的事业、生活、家庭关系……。然而,仔细打量这些事项,有哪一项不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被规定好的有限的社会经济生活的范围之内,在有所取舍中最终成型的希望呢?正如远在“出门自由”被期望之前,从“财务自由”、“车厘子自由”到“扔垃圾自由”,又有哪一种自由不是在忽然有限的范围中,由人为自己重新划出来的呢?

 

其四,如此说来,没有自由,并不意味着没有希望。实际的情况,恰恰相反!限制性条件才是中国人划定界限,不断生长出各种希望的必要条件。以疫之名,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不仅越来越多,而且日益赤裸现行。当那些过去看不见的,想不到的,因此天真地以为自由而无需希望的地方,如今也被野蛮地画满了警戒线的时候,希望也正被大规模地催逼而来。

 

希望可以在路上开车,希望可以在公共道路上步行或奔跑,希望买到蔬菜,希望喝到牛奶,希望吃到活鱼……过去从没有过希望的地方,都郁郁葱葱地长满了希望。于是,人们需要发愁的,不应该是没有希望,而是希望在一时间竟如此膨胀。

 

其五,因此,真正困难的是,当希望不可抑制地出现时,你该如何认真对待它。而一旦开始这样的认真思考,便会发现,抑制希望生长的有效手段极为稀缺。希望一旦生长起来,便无法被强权或暴力直接根除,因为一个希望永远只能被另一个希望所抑制和替代。

 

有人也许会说,面对种种规定——足不出户,天天核酸,方舱隔离,全楼连坐或入户消杀,人们不是一直在配合与妥协吗?这难道不是在强权之下,不断放弃原有的希望吗?

 

但如果更仔细来看的话,便会发现,强权或暴力无法驱逐希望,它们只能兑换希望,而愿意屈从的也往往是那些最终同意兑换希望的人们。看起来,这些兑换都极为具体。比如,是否愿意用随意下楼的希望去兑换喝到牛奶的希望,又或者,是否愿意用吃肯德基的希望去兑换升等防范区的希望。但同时,这样的兑换又是大规模的制度化的。于是,如果你想要在城市中自由活动,那么就要按照指示做核酸,以换取绿码身份。如果你们想要变成防范区,那么就应该把尽快把同楼的病患交去方舱。如果你们想要早日解封,那么就应该交出钥匙,让人入户消杀。如果你想要让子孙三代没有劣迹,那么就乖乖跟我们去隔离……在公权对于私权的碾压之中,无一不需要先玩一把兑换希望的游戏,以征得所谓的同意,为自己谋取合法性。

 

也正因为如此,当年轻人大声说出“我们是辣么一代”的时候,这个兑换游戏也就戛然而止。利用人们因不断后撤、日益纷杂且近乎飘渺的希望,去抑制另一些看起来更为直接更理所当然的希望的把戏,就此揭穿。最直白的秘密出现了:对于不愿意拿希望出来和他们做交易的人,他们无计可施。

 

其六,一旦发现希望无从消灭,只能兑换的这一法则,也就看清了“早日解封”这颗钻石足以凝聚人心的秘密。它不过是在这一场大型兑换游戏中,由这一座城市里的人们用自己那些大大小小的希望——希望生活如常,希望工作稳定,希望身体健康,希望阖家欢乐……,最终兑换出的一个巨无霸。越是有着这样的巨无霸在手,之后的置换游戏,也就越是顺理成章。那些振振有词要居民交出钥匙的工作人员,便是如此。无论是威逼利诱还是苦口婆心,都不过是要你点头同意又一次的置换。

 

倘若上述概括成立,那么事关希望的几条规则,也就越发清晰起来。

 

第一,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来说,希望的难度不在于它的生成,而是在社会条件变得日益严苛之下,原本无需希望的东西,变成了需要重新希望的对象。条件越严苛,希望越是零碎而繁多。

 

第二,这些雨后春笋般的希望,总是被过于轻易地兑换出去,并在不知不觉中被膨胀为一个难以实现的巨无霸。这个不断兑换希望的过程,反过来构成了对所有人的持续绑架。

 

第三,这一过程越是持续下去,人们也就越是明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逐渐形成的那一套老办法——在限定条件下不断生成、兑换进而实现希望,已经不适用了。必须寻找新方法。

 

这其中的第一步,便是审视我们手中的这一份希望清单。自己先来搞搞清楚,这其中哪一些是最重要的事项,不仅不可兑换,而且即便看起来没有什么明文规定的限制,也是要自己努力来生成,以防万一的?哪一些是可以做出让步,可以与自己的其他希望相互置换的?这一审视和兑换的工作,自有好处。即在没有外力侵扰的情况下,一个人可以更主动地想清楚希望的优先等级,对于诸多希望之间的关系深思熟虑。而一旦搞清楚了,就不会再被种种限制性条件牵着鼻子走,在各种眼花缭乱的生成与兑换游戏中被搞晕了头。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审视工作是从未做过的,人们做的只是欣然接受、兑换和实现希望。于是,这一个多月来,生活在上海的人们不得不开始补课。尽管这样的补课,也并非大家欣然愿意,而是被逼无奈才开始的。不得不说,倘若没有如此密集的兑换游戏,很多人大概还是会大大咧咧中置换出自己的希望,毫不心疼。只有等进行到入户消杀这一步时,方才惊觉起来。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家”代表的不光是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经济成果的视觉效果和法律意味,也是在搁置意识形态争议之后人生意义的寄居之所。连这一部分的最核心的内容都要兑换出去——哪怕只是暂时的湿哒哒,再被当做一种新的希望来返还,也让绝大部分的上海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惊悚。

 

也许,在一番微言大义之后,兑换游戏还会继续,但这样的惊觉却不容易消退。由此而来的审视,也将更为自觉,以便搞清楚那些多年间因各种随意限制而来的野蛮生长的希望,是否值得捍卫,又有哪些希望是值得捍卫的,但因不被重视而轻易兑换掉了。

 

至此,倘若我们说,“上海”是有希望的。那么希望只在于,经此一疫,人们终于意识到由自己首先来判断和审视希望的重要性。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

 

公教活动及学术讨论

 

作为北京中间美术馆展览内容的延展,公共教育活动是我们接触更广泛观众群体不可或缺的途径。在“希望的原理”4个月的展览期间,我们共策划、举办了12场公共教育及学术活动,邀请了一众嘉宾为美术馆观众分享其学术思想成果,也收获了艺术界同行和媒体的积极反馈。

 

活动日历

 

10.16
“希望的原理”开幕主题演讲《中国现代早期思想中的“未来”》,王晓明

 

10.16
“希望的原理”开幕活动与策展人导览,卢迎华、黄文珑、周博雅、朱思宇、梁丑娃、张理耕、印帅(由张艺川代为发言)

 

10.21
abC上海艺术书展《希望的原理》画册发布对谈,罗小茗、黄文珑

 

11.6
“希望的原理”艺术家讲座系列一:冯可慧、加布里埃尔·特耶多、黄文珑

 

11.20
“希望的原理”艺术家讲座系列二:卡罗玛·雅康吉·戴欧纳、艾阔、周博雅

 

11.27
“希望的原理”艺术家讲座系列三:黎家齐、张哲熙、印帅

 

12.4
“希望的原理”对谈:数据变法——网络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张嘉鈜、张理耕

 

12.19
《戴米恩·科佐勒的影像分享会》,戴米恩·科佐勒、胤祥、黄文珑

 

1.15
“希望的原理”对谈 Xper.Xr:黑暗中的噪音,刘文栋、李蔼德、黄文珑

 

1.19
“希望的原理”对话:方天宇、梁丑娃–虚拟疆域中的真实记录,方天宇、梁丑娃、周博雅

 

2.20
《春天来临的方式》遇见旧神与新英雄——新书发布圆桌对话,凌晨、顾适、修新羽、吴霜、黄文珑

 

2.27 我们的明天——“希望的原理”闭幕演讲,韩松

 

研究成果

 

中间美术馆在展览期间推出了《希望的原理》导览册,包含了由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撰写的前言,总策划与策展团队成员的六篇策展文章,以及展览平面图、参展作品介绍、延伸阅读等。

 

 

媒体传播

 

在宣传方面,来自国内外12余家专业艺术媒体和大众媒体对展览进行了报道和评述。

 

艺术家贾淳:读《希望的原理——一个思考未来的展览》
艺赛中国:久违了,中间美术馆!这次他们把目光放在了未来
艺术新闻:当下困境与“希望的原理”
北京青年报:向“月宫”进发 吹吹海淀的凉风
798艺术:希望的原理:在对未来的想象中超越当下
中国美术报:看展览 | 希望的原理——以当代艺术思考、想象、唤起未来
Ocula:Ocula 报告 | 中间美术馆:希望的原理
信睿周报:巢佳幸|有“希望”的星丛与无时间的“未来”
现代艺术档案CMAA:希望的原理群展

 




 

中间美术馆因疫情防控暂时处于闭馆状态,我们也将拓展线上的多种形式推进展览相关内容,欢迎持续关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