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 | 清洗 “文化符码” 艺术项目开放征集!

在北京中间美术馆当前展览“文化符码——王友身的旅程”展期内(2022.3.26-8.7),我们将持续征集观众与“文化符码”有关的图片加入到艺术家王友身的清洗 “文化符码 ”艺术项目 中。希望观众既切身参与了艺术项目,同时也通过观众提供照片的内容完成了其“观念的介入”,将作者、作品、观众的界限模糊,共同成为艺术家作品实施与完成的一部分。

清洗“文化符码”

从《人像系列》和对面的《清洗·时差》开启的展览通道,“文化符码——王友身的旅程”展呈现了30年来王友身的艺术旅途中有关“人”和“人民”的“文化符码”。

其中,作为艺术家方法论的“清洗”在此次展览中有不同呈现:在1989年的《清洗·我朋友》中,我们能看到艺术家对个人记忆和私密生活的清洗,1990年后的作品《清洗·日晒·军营俱乐部》、《清洗·千年虫》、《清洗·时差》则将历史事件和集体记忆也纳入到“清洗系列”之中。

在近距离接触过这些作品时我们会感受到一个历史事件或一段社会生活状态,作为即刻的新闻、热度冷却后的记载、被后人重新提起时,事实是如何记录和判定的,情感又是如何被遮蔽与遗忘的。展览通过对图像如何成像、如何消失、如何展示等方面的研究,呈现了“从图像处理到图像消失”的深描与细读。

清洗·我朋友,1989,照片、水,26.5×22.5厘米
清洗·日晒·军营俱乐部,1997-2013,照片、水,180×100厘米
清洗·千年虫,1999-2001,新闻照片、线、夹子,尺寸可变
清洗·时差,2006-2008,照片、水、玻璃钢,120×90厘米×18 件

清洗·暗房

1998年到2004年,王友身分别在悉尼、匹兹堡、台北、广州和上海的展览中进行了他的“暗房”作品实施。“清洗”项目的构思最早在1995年出现,2000年后项目再次拓展,并最终与“暗房”一同呈现。

“清洗”是摄影术制作流程,是影像自身的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艺术家希望还原摄影术本身的材料属性,以艺术观念和方法进行介入。

《清洗》艺术家自述
1. 作品产生于物质自身的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是照片在清水中长时间浸泡后的异化记录。
2. 作品产生于图像自身存在与消失的转换过程,是图像在内耗中传输着不安的可溶性信息。
3. 作品产生于工作自身在日常状态的开放过程,是在现场制作中应变着转瞬的矛盾化冲突。

“暗房”是从摄影术自身的技术系统中发展、抽取和演变出的观念,暗房的黑暗,弱化了观众对空间的认知感,媒体图像本身的信息能量得以强化,提醒观众思考媒体传播的本质。

《暗房》艺术家自述
“暗房”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共空间,从技术的层面上看,这里展现的是影像和信息的“不断制造与不断遗忘”循环过程;从作品层面上讲,它让观众体验了真实和虚拟,民主和权力的现实情境。
“暗房”是个不确定性的体验现场,是个开放的的欲望呈现空间,它是一个无形的掌控与合作系统。

在《清洗·暗房》作品的概念中,信息的生产、传递、编辑、消费和反馈被聚集在同一空间,成为体验不确定性的现场。将照片放入清水中清洗,实现照片的内容在有无之间转换,暗示了影像和信息“不断被制造与遗忘”的循环过程。

此次我们的清洗“文化符码”艺术项目希望观众既切身参与了艺术项目,同时也通过观众提供照片的内容完成了其“观念的介入”,将作者、作品、观众的界限模糊,共同成为艺术家作品实施与完成的一部分。

项目进程

我们对观众应募的照片数量不设限,照片需提供JPG格式。您可以留言或写下照片背后的故事。照片发送至招募邮箱则默认为您授权中间美术馆及艺术家使用您提供的内容。

在“清洗”艺术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们会将“清洗”过程和进度持续进行露出,请大家保持对活动的关注。

项目结束后,参与清洗“文化符码”艺术项目的照片将会:
1. 以扫描JPG格式通过原邮箱发送至观众;
2. 在中间美术馆的各自媒体平台有不同程度的展示;
3. 由中间美术馆和艺术家王友身评定最佳参与观众,奖品为王友身《(北青艺术)商店》展品。

召集日期

2022.6.10-8.7

投递方式

如有应募意象,请投递【“文化符码”看展照片、署名ID、照片背后的故事】至招募邮箱:jiangyongzhen@ioam.org.cn

除此之外,我们欢迎您在豆瓣、微博、小红书、B站等平台上参与活动话题 #清洗文化符码# 发布您的看展照片和经历故事,我们也会随时关注。

艺术家 王友身

1964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88年至2018任职于北京青年报社,现生活和工作于北京。

艺术家王友身曾经参与过众多国内国际重要的双年展和机构展览,包括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展览:中国现代艺术展、新生代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台北双年展、广州三年展、上海双年展等等,他是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参与人与见证人之一。同时,王友身自1988年至2018年在北京青年报社工作30年,曾担任过美术编辑、艺术总监等职务,一直以来,王友身兼具双重身份,在艺术界与传媒界两个领域间工作,致力于考察和松动艺术/生活、创作/日常间僵化的边界。

王友身对官方/民间、职业/业余、艺术/现实等等二元性的分野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介入方式,这让他可以动用两个不同系统的资源,开创和塑造一些认识自己和认识周遭的可能性。他呈现给我们一个艺术家实践的强度、持续性和丰富的层面。这一实践不仅仅体现在简单的作品或者产品层面之上,而是不断重新观看自己的潜力和局限,挖掘艺术与自我和世界对话的可能形态。

编辑:蒋永真
摄影:刘从宇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