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嘉宾导览和“新闻冲击波”圆桌对谈

特邀嘉宾导览和“新闻冲击波”圆桌对谈

7月10日下午,我们举办了2场“文化符码”系列活动——特邀嘉宾导览和“新闻冲击波”圆桌对谈。资深媒体人、艺评人王薇为观众带来“文化符码——王友身的旅程”导览后,时任北京青年报社副社长王颖、副总编刘鹤、新闻研究室主任赵维、艺术总监王友身,分别代表媒体中的“编采”、“管理”、“研究”和“视觉”四种身份进行圆桌对谈。以上世纪九十年代媒体市场化浪潮中的“北京青年报现象”为入口,几位嘉宾围绕王友身在报纸视觉语言上的探索及其立足媒体人角色展开艺术实践的丰富内外部效应作出梳理,重访王友身以艺术家和媒体人的双重身份松动艺术/工作、创作/日常边界的实践形态。

王薇特邀导览,北京中间美术馆
“新闻冲击波”圆桌对谈现场,北京中间美术馆

“新闻冲击波”圆桌对谈开始,馆长卢迎华提出重访《北京青年报》在20世纪最后十年的发展很有必要。彼时,《北京青年报》不仅仅是一份报纸,它成了一个现象,成为新闻研究领域仔细梳理和研究的文化课题。今天的讨论会主题正出自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冲击波——北京青年报现象扫描》。

“ 寻找当时《北京青年报》这一会思考、充满能动性实践主体,需要回到一个个鲜活的参与报纸实践的报人。我们好奇《北京青年报》何以生长为一个文化的现象,希望通过今天下午的讨论帮助解码《北京青年报》这一现象。”

作为《北京青年报》视觉语言的设计者,王友身以《“走着瞧”——我的北京青年报日常工作》为题分享了他在报纸视觉语言上的探索和思考。

“新闻冲击波”圆桌对谈现场,北京中间美术馆

王友身介绍,自1988年进入报社后的经历对自己的新闻和艺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除去设计报纸的版面,王友身还以摄影的方式深入到彼时的社会现场。随后,王友身将这一时期拍摄的照片转化为自己的第一个展览“走着瞧——王友身摄影展”。这一实践方式的切片代表了王友身过去三十年的日常,构成了展览现场艺术工作的背书。正是这一日常的“我”,指引着“我”完成了很多现场的作品,激发了“我”业余的艺术工作。

“新闻冲击波”圆桌对谈现场,北京中间美术馆

随着1990年代的来临,报业迎来了电脑时代和激光照排的应用,技术和观念上的萌动蔓延开一种青春期式的职业状态。在王友身不断探索版式语言的设计过程中,1991年的一期成为典型,通过将版面空间完全模块化,左侧的青春激昂氛围与右侧的战争动荡事件产生对比关系,层叠的视觉效果冲击力强。这一典型版面也成为他艺术创作的素材,被制作成窗帘和中山装来提示彼时大众传媒对日常生活的穿透力。类似的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将新闻和图像生成与传播的机制问题化和视觉化的视觉编码反复出现在他的艺术实践当中,为王友身的艺术生涯注入了图像生产与图像解构共在的紧张关系。

1992年5月2日【北京青年报】一.八开版,图片由艺术家王友身提供

王友身在那一时期总结参与报纸版面设计的感受和经验,提出《报纸是视觉的》。“媒体设计是通过设计去探索如何影响人的感知、理解和价值,以及我们与他们的相互作用帮助和认识我们的生活。”这些围绕报纸版式的横跨三十年的探索,积累了王友身对媒体与人、与社会现实之关系的理解,他通过把握与受众、与社会现场的距离,将新闻视觉传达实践包裹上社会关切,一如他在艺术创作中对时代作出的诊断。从事当代艺术的实践经历,使他得以敏感捕捉和调动年轻人的视觉经验。如今呈现的经过市场检验的版式,源于不断试错中的积累和沉淀。

“我们每个人都是他整个艺术行为中的一部分。”

1992年,王颖进入报社实习时二人认识。1992年至2002年,这一阶段两人共同经历了北京青年报的视觉语言改革。届时在美编室工作的王友身老师在实验如何用好视觉传达带来公共媒体的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将读者们和同事们共同纳入其中。纸媒版面语言的改革挑战了原有的视觉经验,影响了一代人对平面语言的视觉感受。

2002年至2012年,王颖老师应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需求,工作于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推动了当时的商业艺术进程。王友身老师也参与其中,二人的工作方向也即从报纸这种平面艺术转向更立体化的舞台艺术。他们共同经历了多位艺术家归国第一次演出的组织和操办;调研上海势头正劲的艺术与商业结合的产业变化和发展;探讨艺术机构与文化产业落地的状态,如何对建筑、园区等空间进行有效利用……两人的实践合作将艺术和商业结合的触角深入到各个领域中去。

刘鹤回忆起两人的工作配合说道:“他是地主,他有一块田,我是农民,我要往里种庄稼,我们俩是这么个关系。”王友身对版面的把握也是极为严格的,“我和友身合作之前散文写的特别好,现在都能写古体诗了,因为我只能依循版面控制在规定字数之内,既要表述清楚,还得非常雅致。”

“新闻冲击波”圆桌对谈现场,北京中间美术馆

时代背景下的务实转向

刘鹤穿着90年代初的一件白色真丝衬衫,意图将我们带回他和王友身相识的90年代。在他叙述的9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际的人的状态,是从空谈理想,畅想共产主义的美好生活,转变为真正开始为理想行动,务实起来。“人们谈论最多的四个字是‘实事求是’,所有的东西都开始实现。”王友身的许多作品也是从那个年代开始。

在媒体业内也发生了同样的转向,80年代很多媒体仅仅作为权威的发声机构,充当着宣传的角色;90年代后媒体更多地承担起信息传递的功能,写真正的给人带来信息的东西,同时也更注重人的观感体验。

王友身作为北京青年报“浓眉大眼”版式的创始人,既是希望在版式设计上更具美感,也兼顾了务实的考量——“浓眉大眼”强烈的黑白对比和简洁突出的标题,增加了读者的购买欲望——五米开外就能在众多报纸中吸引住客户的目光。

新闻人,时间性的叙述

刘鹤形容王友身是潜伏在媒体人里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有时代感,有信息量,这是他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特质。每日规律的媒体工作在王友身眼里是一个艺术的行为,并在时间的累积下最终形成一个艺术化的总结。王友身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他对作品保持着长时间的关注,表达中可以感受到他的新闻属性是具有信息元素和时代元素的,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下形成完整的表达。

“其实大家长的样子都一样。”

赵维老师从1992年进入北京青年报社后工作了27年,大部分的职业生涯都在此度过。她形容这段经历是,一群性格相似的年轻人一起经历的30年。

类似于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北青报的工作环境下,似乎人人都具有一种性格上的共性,体现在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反应上、关心上是直率的,真实的。在经历了新闻报业飞升又降落的抛物线后,慢慢大家开始逐渐离开这个行业,那些在一起共事的环境下难以感受到的性格上的共性,逐渐到进入不同领域后显现。

对历史的自觉

赵维老师提到作为艺术家一个特别重要的素质是注重留存历史资料。王友身老师一直在收集归档一手历史资料,他不仅是一个艺术家,更有历史的责任感和自觉的成为历史中的那个人的感觉,更应该注意到的是他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史资料的保留者和编撰人这个角色。

一以贯之的宏观把握

王友身老师对中间美术馆空间的利用和对建筑物本身特点的整体把握,从他在做美编时对版面设计的整体把握就可窥得。赵维老师在做人物专访的报道板块时,王友身会针对每一个人物设计不同的版面,每一期的版面思路都有不同表达,文字、图片、情绪、编辑语言都吃透,将设计从整体的角度把握和看待,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种思路是一脉相承的,不是说他突然跳到美术馆,然后他会把卫生间给设计了,不是的;我们那时候他包括中缝,包括每一条线,都会去设计。”

“新闻冲击波”圆桌对谈嘉宾合影,北京中间美术馆 第二排左起刘鹤、王颖、王友身 第一排左起卢迎华、赵维

北京青年报的性格和从年轻时入职北京青年报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的性格似乎是一脉相承的、共享的。卢迎华馆长提出在《新闻冲击波》这本书里,她观察到北京青年报当时的一些视角和价值取向与当代艺术领域的一些视角和价值取向是非常平行的。比如在90年代初期,北京青年报提出编辑的内容取向上,一方面是不从宏大的角度叙事,而是聚焦于人们身边的事儿,讲人们身边的道理;另一方面是从引导者的角度,面向30岁以下的认识上有困惑需要指导、观念上的盲点需要充实、精神上的失衡需要调试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帮助。这一工作目标和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也让在北京青年报共事过的每一位成员都着有相似的性格烙印,深厚的人文关怀,将社会问题视为己任的强烈责任感,和对新闻真实的追求。

 

编辑:蒋永真、陈蕊 摄影:房永法

Date

7月 10 2022
Expired!

Time

All Day

Location

北京中间美术馆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