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问题》第二辑

《中国作为问题》第二辑

卢迎华 主编

 

中间美术馆的艺术和学术志趣中长期并存着多个议题,贯穿了中国20世纪下半叶以来艺术家与学者们对于当代社会的观察与理解。《中国作为问题》第二辑标记着一种反思性的、以具体的、平等的视野进入历史、和自我认知的尝试与自我期望。

《流动与悬浮:学术和艺术中的现实问题感》为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项飚与艺术家于瀛吴小军在中间美术馆进行的跨领域对话,三位从不同的视角切入现实,关注的是本质上几乎相同的现实与问题。

历史学家罗新撰写的《历史越单一、纯粹、清晰,越危险》,分析了史料在当代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强调关注那些处于权威叙事之外、被遗忘或被抹去的声音。

记忆的形成过程,一方面是努力记住一些东西,另一方面则是努力忘记一些东西。

在《“自觉”与中国的现代性》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宋晓霞再反思了自己遭遇现代性问题的学术历程,回溯了2006年在香港组织以“反思现代性”为核心的研讨会,以及作为研讨会“原音重现”的《“自觉”与中国的现代性》一书。

如果从更长远的历史视野和更广阔的思想空间来看,这部论文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地标,它标志着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即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术界,不仅已经有了“破除西方中心主义”的觉醒和自觉,而且力求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重新认识各自文化包括之前被现代主义逻辑排除在外的非西方的艺术与思想实践,反思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叙述。

《中国现代情境中的后现代与后殖民阐释:文本与语境》为历史学家雷颐在美术馆讲座的录音整理,他强调了在阐释问题时“语境”和“边界”的重要性。

美术史学家邵大箴撰写的《50年代的中国艺术:现实主义主流下的前卫艺术暗流》研究了50年代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主导下林风眠、李可染等艺术家进行的前卫艺术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洪越在《七个译本,两种形象:王维诗在美国》中比对70年代美国对唐朝诗人王维的七种不同翻译与研究,分析了译者自身背景和美国本土诗歌文化运动会怎样影响他们对王维诗人形象的塑造、对其诗歌作品的解读。

Apple blossoms grow red from the nights hard rain.  

Evergreens shine. Spring smoke veils wood and hill.  

Mayflowers wither. Sunrise clouds have faded.  

Birds sing. One guest from the city is sleeping still. 

 一夜急雨后的苹果花变成红色。 

常青树闪亮。春雾笼罩山林。 

五月花凋谢。朝霞逐渐消失了。 

鸟唱歌。一个城里来的客人仍在睡着。

——王维诗译者之一威尔士模仿王维诗所作的诗歌《雨后的早晨》,采取王维《辋川集》常用的绝句形式,节奏、韵律和句法都尽量模仿。

最后两篇文章则为对中国本土艺术家创作的个案研究。艺术家刘鼎与艺术史家卢迎华的文章《没有现场的犯罪》对上海艺术家钱喂康和北京艺术团体“新刻度小组”的创作进行了重访。钱喂康与“新刻度小组”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不约而同地停止了他们的相关实践,并处理掉了几乎所有的作品与相关手稿。两位作者依靠艺术家的回顾与幸存下来的少量文献试图复原他们原作的面貌。

在1991至1996年之间,钱喂康一共创作了约12件装置作品和五份作品的方案。在自己所组织的展览中呈现了这些作品之后,仅仅由于没有储存空间,钱喂康处理掉了自己所有的作品。1996年,他决意不再创作视觉艺术作品,不参加任何展览,甚至不再与艺术圈交往。

策展人苏伟的文章《色彩、风格和价值:关于赵文量和杨雨澍创作语言的分析》是基于中间美术馆的相关展览而写就的,两位艺术家在六七十年代严酷高压的政治环境下坚持在北京郊外进行写生,并与一群同好者形成了松散艺术群体“无名画会”,进行不同于主流的绘画实践。

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停下来后,他(赵文量)也基本开始了独立创作。这段政治调整期实际上给了像他这样的青年艺术爱好者和业余画家一定的空间,赵文量大量的外出写生也从这个时期开始。

相关研究成果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