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来信|“笔记” 展观展笔记

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
策展人:刘鼎、卢迎华
展期:2022年6月23日—7月24日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六,10:00-18:00
地址:中间思想频道,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A08楼

“思想频道”是北京中间美术馆自2021年开启的一个长期的思想实践项目。它在多个平台和渠道中灵活地呈现和传播中间美术馆的实践、研究、话语与思考。2022年中间思想频道展览“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开幕以来,我们收到了不少对展览的反馈,今天我们将分享两篇观众的观展笔记,之后也会陆续分享“观众来信”。

距离展览闭幕还有2周,欢迎大家前往798艺术区A08楼中间思想频道看展。

“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2022.6.23-7.24)
展览现场

其实一开始没对这个厅抱有太大的期待,主要原因是我不太喜欢Slogan 、大字报式的布展,平时也不太关注现实主义的题材。

但是看下来,有被打动。

我是社科类的学生,但却很少去思考我们能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塑造做出点什么。这一些看似很难转化为生产力的学科、研究、文字、艺术,似乎在这个当下慢慢慢慢地离我们有些远了。可是,文化基因里的东西是应当被传承、应当被发展的。

好像,周围能被我们听到的声音愈加极化了,可是认识社会、理解时代不应该只存在一种观点,我们需要思考、需要交流、需要批评,也需要和解。这个过程或许是激烈的,但本质是向好的、包容的,而不会给人一种“我不愿发声的窒息感”。

另外,慢慢走入社会的过程中,会不再愿意深入去思考一下更深层面的东西,看到上个世纪末的一些观点,我突然意识到,哪怕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输出,能够从他人的思考中汲取养分,也是很必要和值得的。

我们专业的老师似乎比其他学院的教授更喜欢提及自由、公义、情怀、爱、平等这一些词汇,我总觉得抽象,今天突然觉得具象一点了。我希望我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但是,也“正视不圆满、不完美,任何时候都保持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

看展的时候会想,我所认知的过去、我未曾经历的过去,是他们那时的当下。很快,我的现在也会变成过去了,我能为我的这个当下、未来人的过去,留下点什么呢?思考这个问题也有些不合时宜,按照自己的方式留下一下痕迹就好了,等到下一次,我们,都会是笔记里的声音——哪怕是微弱的、几不可闻的。

hal-smith

“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2022.6.23-7.24)
展览现场

走过几间画廊后,思维已经习惯了读图模式。刚进入《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展厅,还在期待迎接一瞬间绘画作品带来的直觉,然而我在贴满墙的朴素的打印文字纸张中,眼睛有一刻不知在哪儿落脚。

试着聚焦,随机挑墙上贴着的一个段落,读下来,有些晦涩,再读一遍,才开始感受到了其中的观点和力量。这时,再环顾四周,满墙的笔记、书架上的读本、一排排的卡板挟着庞大的信息涌向我,我这才对展览的信息密度和深度有了直觉。

从浮光掠影到控制自己静下心来慢慢阅读墙上堆叠的文字,渐渐地,反而觉得比读画来得轻松,因为不需要猜,那些文字清晰地陈述着观点,而有些直击要害、鞭辟入里的观点带来的共鸣和启发,更加吸引着向下一段读去。

展览命名为笔记,贴在墙上的观点来自于学者、策展人和艺术家在1997年至2002年的文章、出版物等,很像我们摘抄句子做的阅读笔记。此外,我觉得还像破案线索贴阵,当把有效信息记录、积累、展现后,二十世纪末的中国思想流变中的里程碑和走向也地显现了出来。

在观展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展览不是一个完全面向大众的展览,大信息量和文字阅读形式快速地送走了总在问答“这写的什么”的亲子家庭,以及打算轻松逛展的朋友们。它对观众的阅读能力、可支配的观展时间都是有比较高要求,需要兼具领会能力、耐心和时间,即便是展览角落里陈放的一封曾经活动的邀请函都信息量巨大,内容丰富到可以撑起一期期刊,信息丰沛、文字讲究、装帧恰当,实在佩服策展方的深厚内功。我感觉按照我的速度将内容全部通读下来至少得用一整天,而可惜我当天只有半个下午的时间。

作为出版行业从业者,观察到展览内容的组织、整理、呈现形式与图书出版的过程很相近,选题、约稿或既有稿件整理、编辑、制作、公开展示……得知策展方也有计划将本次展览的内容结集成册,想到日后将有可能再系统地领略这次展览的成果,我已经作为潜在读者默默关注。今年的画廊周北京,我尽可能走遍,我个人觉得《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扩展了今年画廊周北京的维度。我还没去过中间美术馆,这个展览让我想去那儿看看。

高珊

“笔记——来自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声音”(2022.6.23-7.24)
展览现场

编辑:蒋永真、陈蕊
摄影:陈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Scroll up Drag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