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歌单

抛锚歌单

2025年10月12日-2026年3月1日

中间美术馆1-2F

门票价:20元

套票:30元(含导览册一本)

学生、教师凭本人有效证件购票可享受半价,年满60岁以上及16岁以下的观众可免票观展。

“抛锚歌单”汇集了来自中国与瑞士的16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一展览是2025年中国和瑞士建交75周年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之一,是瑞士驻华大使馆“CH><CN工作室”项目上发展出的一个展览项目。自2025年8月起,“CH><CN工作室”支持9位瑞士艺术家分别驻留在北京、重庆、德化、烟台、杭州、成都6家艺术机构,通过在地的观察进行创作。在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的提议和推动下,该展采用了由中瑞两位年轻策展人合作策划,并在9位瑞士艺术家名单的基础上邀请7位中国艺术家加入的方式,共同呈现来自瑞士与中国新晋的当代艺术创作。

“抛锚歌单”的主题源于策展团队对当下现实的感知:系统时间、个人时间,以及我们所承载的各种身份,正越来越紧密地交织在一起,难分彼此,汇聚到了那个尴尬的节点。“歌单”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每个人的私密品味——我们的交流,常常是各自挑选一份“歌单”和片段身份分享给对方并靠近彼此。它包含了习以为常的简历、作品集,以及在不同场景下我们所展现的社会形象——我们从自己无数的“歌单”中选择一个版本来出席。而“抛锚”,则源自瑞士文学家迪伦马特1956年的同名小说:“具有威胁性的不再是上帝、正义、《第五交响乐》中的命运,而是交通事故,设计失误造成的决堤,由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心不在焉,原子增殖反应堆设置错误而导致的原子弹工厂爆炸。我们的道路通向的就是这样一个四处抛锚的世界。”在这个追求顺畅运行的世界里,“故障”从未消失,一次思想上的“抛锚”、一次旅行中的“出神”,或许比完美的“高效”更接近真实。

将“歌单”与“抛锚”结合,突显了在我们语境中使用“抛锚”时的游戏性和积极一面:艺术可以将已经存在的事物进行混合,产生新的话语,促使我们重新看待各自的日常。最真诚的交流,往往诞生于这些“抛锚”的瞬间。一个由两地策展人和艺术家一起工作的国际交流展,理应呈现一种真诚、去中心化且充满反思性的态度和面貌。

策展人

克拉拉·沙万

克拉拉·沙万是一位常驻瑞士的策展人兼艺术史学者。她拥有洛桑大学艺术史与数字人文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2023年)聚焦于社会学与视觉艺术的交叉领域,对“关系美学”的话语构建进行了批判性研究。她曾与瑞士的多个美术馆和独立艺术空间合作,其中包括Lokal-int(比尔)、La Rada(洛迦诺)、Tunnel Tunnel(洛桑)、阿彭策尔美术馆和纳沙泰尔艺术中心等。2023年到2025年,她曾担任Plattform的策展人和评审团成员。目前,她在弗里堡Friart美术馆担任艺术统筹,并共同运营位于苏黎世欧瑞康区的独立艺术空间Portland。自2026年起,她将接任日内瓦独立当代艺术空间Forde的联合总监一职。

那荣锟

那荣锟,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现任北京中间美术馆助理策展人。她的研究和实践集中在人们日常交往中被忽视和悬置的碎片上。策划有展览“终身练习”(2025)、“当怪物说话时”(2024)、“虚时而行”(2024)等,个人项目“留恋是一种高度近视”,编校多本展览画册,写作和评论发表于《画刊》《ArtReview》《ARTnews》《澎湃新闻》等刊物和平台。

展览现场

线上观展

展览信息

展览日期

2025年10月12日-2026年3月1日

开放时间

周三至周五11:00-18:00
周六至周日
10:00-18:00
最后入场时间 17:30

展出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北京中间美术馆

门票

价格:20元/位

学生、教师须凭本人有效证件购票可享受半价

年满16岁及以下的青少年免票(须至少一名持票成人陪同)

60岁(含60岁)以上参观者,凭相关证件或证明免票

语言

中文,英文

无障碍设施

本场馆1层提供无障碍入场通道,如有需要请提前电话预约。联系电话:(010)62730230

主办方